市財政局在“基礎設施建設年”活動中,開拓理財思路,創新融資方式,通過銀團貸款、專項貸款、地方政府債券、貼息補助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從六個方面著力,為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財力保障,有力推動了全市基礎設施建設。
一、著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工商銀行項目貸款,解決港口、機場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3.5億元,其中:港口建設資金3.8億元,城際鐵路及高速公路建設資金9.7億元,重點支持加快惠深、惠莞沿海高速等高速公路網建設,支持構建深惠莞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加快惠州與珠三角其他城市快速交通設施的對接。
二、著力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銀行融資借款解決十三屆省運會場館及金山大橋、東平下沉式通道等重點配套項目建設資金缺口問題,截止7月底,已撥付建設資金6.09億元,有力保障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要。
三、著力推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地方政府債券資金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市縣兩級配套資金3350萬元,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鞏固解決農村飲水難成果。
四、著力推動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拓寬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融資渠道,籌集資金9100萬元,完善撥付程序,支持各縣區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項目全面啟動,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五、著力支持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基礎設施貸款資金及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安排2.45億元用于環境衛生治理、截污整治及市區園林綠化建設,確保在年內實現截污減排達標任務。同時通過排污收費籌集部分資金用于鞏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成果。
六、著力支持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2.27億元,確保華羅庚中學二期、市技師學院及市婦幼保健院等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采取貼息補助的形式支持市中心醫院改造及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建設項目改造與建設;加大科技館、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文化場館建設投入,確保在國慶期間開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