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惠州市財政局堅持以“三注重、三堅持”守好事前績效評估管理關,推動財政預算管理工作加力提效。
一、注重源頭治理,堅持“三個導向”工作原則。一是堅持目標導向,明確評估范圍。選取重點項目從申報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籌資合規性等方面進行事前績效評估。2020-2022年,累計對101個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工作,評審總金額20.9億元,核減金額6.46億元,核減率23.6%,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堅持標準導向,夯實評估基礎。加快建立分行業、分地區、分類分檔的項目支出標準,目前,已制定一批通用和專用定額標準,通過支出標準化建設硬化支出預算約束。三是堅持結果導向,發揮“刀刃”作用。充分利用事前績效評估結果,將不符合要求的項目篩選出來、剔除出去,按照項目評估后金額確定預算額度。
二、注重統籌協調,堅持“三個跟著走”工作方向。一是績效評估跟著資金走,著力論證新增支出合理性。將事前績效評估運用于新增支出審核,財政部門視情況組織對新增重大資金安排的事前績效評審,有效約束新增項目規模。二是績效評估跟著業務走,有效發揮評估結果先導性。將績效評估深度融入日常預算管理業務中,對應評估未評估或評估結果不符合要求的相關預算申請予以退回處理,將評估結果作為申請新增項目預算的必要條件,預算安排額度一律不超過績效評估確定的額度。三是績效評估跟著政策走,增強政策保障資金效益性。圍繞上級重大政策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如,聚焦惠州市支持落實三個“三年行動”計劃的財政保障政策,選取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及人才強市“三年行動”資金進行事前評估,將預算金額分別由送審的1.67億元核減至1.31億元、21.8億元核減至20億元,核減率分別為21.56%和8.26%。
三、注重整合力量,堅持“1+12+N”工作機制。一是整合業務科室力量,推動形成“1+12”內部工作格局。成立由惠州市財政局績效管理科及12個業務科室組成的預算績效評審小組,其中,對評審小組會審確定的重點項目,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評審小組對評估報告進行審核驗收;其他項目則由評審小組會審后出具評審意見。二是整合預算單位力量,推動形成“1+12+N”齊抓共管局面。一方面,落實預算單位事前績效評估的主體責任,將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條件;另一方面,結合財政部門評審結果,對項目核減率較高的部分預算單位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壓實預算單位預算編制主體責任,有效遏制“二傳手”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