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惠州市財政局將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百千萬工程”的重要一環,持續構筑農業生產風險分散機制,發揮農業保險支農惠農作用,助推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全力推動我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提質增效。
一、優化政策供給,擴大覆蓋范圍,著力提升農業保險精細管理質效。一是充分發揮政策效能。按照《廣東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2024-2026年)》有關要求,制定惠州市2024-2026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推動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制訂惠州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地方特色險種實施方案,持續優化險種結構,爭取更多上級保費獎補資金支持,減輕基層財政保費補貼壓力,助力鄉村振興。二是擴大保險覆蓋面。目前,我市農業保險品種已能夠覆蓋全市主要農產品的生產,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覆蓋率達到80%以上,嶺南水果、蔬菜、淡水水產、蛋雞、肉鴨等險種做到農戶愿保盡保,不斷提升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
二、強化經費保障,加快資金結算,著力提升農業保險資金補貼質效。一是落實保費補貼資金保障。根據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要求及我市確定的保費補貼市縣(區)負擔比例,2024年市縣(區)財政需負擔保費補貼資金3,236.84萬元,市縣(區)財政兩級預算安排保費補貼資金13,981.06萬元,預算安排率達到100%。二是做好保費補貼資金管理。統計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完成情況和各級財政保費補貼資金結算情況,督促市、縣級保費補貼資金結算工作,2024年市、縣級保費補貼資金結算率達到100%。同時,各縣(區)財政部門均已建立保費補貼備查賬,及時反映補貼資金收支余情況,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保費補貼的現象。
三、加快理賠響應,嚴格農險監管,著力提升農業保險服務保障質效。一是優化農險理賠服務。積極協調各承保機構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渠道提前預警災害,并在災害發生后迅速啟動綠色理賠通道,確保理賠流程高效透明。2024年,受災農戶獲得賠付1.92億元,自繳保費0.2億元,農戶獲得的賠款總金額為受災農戶自繳保費金額的9倍,有效紓解災后受損農戶的資金壓力,助力農戶快速恢復農業生產。二是強化農險業務監管。在市農業保險工作小組統籌協調下,以“擴面、增品、提標”為目標,統籌研究推進全市農業保險工作,會同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等部門定期開展農業保險業務自查工作,重點檢查重復投保、虛假投保、虛假理賠等行為,確保責任落實到位、政策有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