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各單位: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審專家庫建設是規范績效評價行為,建立績效評價專業人才咨詢制度,提高績效評價工作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公信度的重要基礎工作。根據惠州市財政局、審計局、監察局、人事局轉發省財政廳、審計廳、監察廳、人事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試行方案>的通知》(惠財評〔2004〕1號)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局將征集聘請一批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審專家,參與下一步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并逐步建立惠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審專家庫。請各有關單位給予大力支持與配合,鼓勵符合條件的專家(專業人才)積極申報。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審專家(以下簡稱“評審專家”),是指符合規定的條件和要求,以獨立身份從事和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有關評審工作的人員。
二、具備以下條件的人員可申報評審專家:
(一)具有較高業務素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過程中能以客觀公正、廉潔自律、遵紀守法為行為準則;
(二)精通所屬領域的專業知識,并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有一定的認識,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三)從事相應領域工作滿10年,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中等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精通專業業務,在其專業領域享有一定聲譽的人員。對達不到學歷或職稱要求,但在相關專業領域有突出貢獻并熟悉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符合評審專家其他資格條件的,經市財政局審核認定后,可認定為評審專家;
(四)年齡在65周歲以下,健康狀況良好,熟悉績效評價相關規定,能勝任績效評價評審工作;
(五)本人愿意以獨立身份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并接受市財政部門的監督管理;
(六)沒有違紀違法等不良記錄;
(七)市財政部門要求的其他條件。
三、評審專家征集辦法
(一)征集范圍:惠州市行政區域內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科研機構和大中專院校符合條件的專家(專業人才)。
(二)征集方式:由惠州市財政局組織對外公開征集,單位(或行業協會)推薦,自我推薦等形式。
(三)應聘專家(專業人才)應提供以下材料:
1、《惠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審專家登記表》(見附件一);下載網址http://www1.huizhou.gov.cn(惠州市財政局主頁資料下載欄)。
專家(專業人才)在填報最適合評審項目類別時,對照《惠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項目基本分類表》(見附件二)填列項目類別和名稱,并由所在單位或行業協會加注推薦意見。
2、畢業證書和專業職稱證書復印件;
3、身份證復印件;
4、個人成就,包括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等復印件;
5、兩張大一寸彩色近照;
6、其他證明專業技能的材料。
(四)專家資料報送及審核:
1、單位和個人報送資料可直接報送或郵寄惠州市財政局績效評價科收,地址:惠州市江北文華一路6號,郵編:516003,聯系電話:2881819,傳真電話:2881810。有關電子文檔資料(登記表)可發送郵箱hzjxpjk@163.com。
評審專家資格經市財政局審核合格后,對專家資料登記入庫,并書面通知專家本人。
四、評審專家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一)權利
1.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規定等的知情權;
2.參與評價的部門、項目基本情況的知情權;
3.對評價的部門、項目,提出評價范圍內的專業質詢;
4.評價過程中到部門、項目現場進行實地考評;
5.推薦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參與評價報告的起草等;
6.接受參與評價活動的勞務報酬;
7.法律、行政法規和市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權利。
(二)義務
1.按照科學、客觀、公正的原則評價項目的資金績效,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并按時完成評價任務;
2.自覺遵守評價工作保密紀律,對評價項目單位提供的材料和業務內容,評價的結果及相關結論等承擔保密的義務,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對外披露;
3.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不得私下接觸被評價項目單位,不得在評價過程中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被評價單位及個人的好處;
4.對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部門、項目的評價應予回避;
5.向財政管理部門檢舉干預評價工作的行為;
6.配合市財政部門做好評價方法的選用、評價指標的確定、調查表的編制等工作,參與對評價部門(項目)的現場勘察、問詢、復核,對所掌握的有關信息資料進行分析,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情況,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書面報告的形式提出專業的評價意見,并對所提出的評價意見負責;
7.配合績效評價組織管理部門答復被評項目單位提出的質疑;
8.自覺接受市財政部門的監督管理,參加市財政部門組織的有關培訓和資格復審,及時向市財政部門書面報備通訊、單位變動等情況;
9.法律、行政法規和市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義務。
五、惠州市財政局將嚴格審核績效評價評審專家資格,建立評審專家檔案,做好評審專家資料保密,并按照規定對評審專家考核實行動態管理。
附件:⒈《惠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審專家登記表》
⒉《惠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項目基本分類表》
二〇〇九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