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服務----惠州以“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群眾需求、融合網絡力量、推動管服結合”為目標,借助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核心技術,針對“減證便民”、“一件事”主題服務、“智惠批”、即來即辦等高頻政務服務領域,通過整合服務流程、優化服務應用、精簡服務材料、引領服務創新等措施,讓政務服務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用戶體驗,全面深度打造“惠服務”特色政務服務項目。
大數據時代,如何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推出“惠服務·基層減負”服務,充分利用數字政府建設紅利,全面梳理各類基層證明事項,大力推行基層證明電子化,努力實現讓數據跑腿代替廣大群眾和基層干部跑腿。
今年年初,基于系列調研,惠州市政數局推出“惠服務·基層減負”服務,圍繞群眾辦事“四少一快(少填信息、少報材料、少跑現場、少帶證件,快速辦理)”和基層干部“減負提效”的目標,讓數據跑腿代替群眾、基層干部跑腿??紤]到惠城區每年開具的基層證明和各類證件數量,約占全市總量的1/3;惠城區居民人數和家庭戶數多,民生關切度高的辦理事項眾多,更具普遍性與代表性。因此在今年3月,市政數局確定惠城區作為減證便民試點區,先行先試,探索經驗。
7月17日上午,惠城區政數局在全市減證便民現場會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基層減證清單”。這份“減證清單”,包括91項惠城區直部門、鎮(街道)、村(社區)證明事項,幾乎包括了一個惠城居民從生到死的各種證件。每一項證明還詳細標明了如證明用途、索要單位、開具單位、開證依據等11項具體內容,最關鍵的是,“減證清單”對91項證明事項開出“處理意見”,成為各縣(區)減證便民工作的參考,見證著惠州“減證便民”服務的深入展開。
目前,惠城區對91項基層證明作出了優化13項、保留40項、上級部門協調優化38項的處理。具體處理意見里還根據證明特點進行細化,比如“一宅一證”直接取消;“兒童入園、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證明”等通過部門核查“取消”;“資信證明”通過簽訂承諾書免提交;“計劃生育證明”等通過電子化實現“網上辦”。
惠城區通過部門核查、網上申辦等方式,實現數據在部門間跑腿互認,市民等于不用再開具證明或最后生成電子證明,作為“減證”的一種有效方式。以計劃生育證為例,通過惠州市綜合辦事系統,配置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審批流程,使用電子印章,惠城居民可以實現在線申辦,辦結生成電子化證明,索要部門給予承認。惠城區政數局預計,優化應用的13項證明,每年可減少基層9萬宗辦證業務。
基層是創新的沃土,大力推行基層證明電子化,實現了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同時也實現了讓“數據跑”代替“基層干部跑”,充分體現了惠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切實為基層減負的堅定決心。為基層“減負”,給干部“松綁”,更好地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用在服務群眾上、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以“繡花”功夫把基層事情做到百姓的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