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5號文),提出140項全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廣東省高度重視,9月底即發文《關于做好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近期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今年底前實現58項事項異地辦理”等相關部署,著力提升企業群眾異地辦事便利度,做好“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有關事項。為貫徹落實好國家、省的有關工作部署,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跨區域融合辦理,提升政務服務工作水平,增強政務服務便捷度和群眾獲得感,促進生產要素順暢流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惠州市于近期全面推動與武漢市、贛州市的“跨省通辦”政務服務合作,為構建服務型、智慧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撐。
武漢·惠州
10月22日,惠州市與武漢市召開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推進會議,達成合作共識,下來將重點推進兩地“跨省通辦”自助終端融合服務。

兩市依托自助終端機,打通相互之間的信息壁壘,在雙方政務自助服務平臺對接采用H5頁面調用方式對接,雙方把成熟的便民自助服務事項通過安全的方式部署到互聯網側,各自平臺調用對方服務頁面實現為企業群眾提供“跨省通辦”自助服務,打造兩市之間24小時全天候“跨省通辦”自助服務體系。

△惠州市與武漢市召開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會議
贛州·惠州
10月23日,惠州市與贛州市簽訂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正式拉開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的序幕,按照“高頻優先、應上盡上”“線上優先、線下補充”“實現一批、公布一批”原則,各自梳理 “跨省通辦”事項目錄清單,線下設立“跨省通辦”專窗,實現“收受分離、異地可辦”,線上開設“跨省通辦”專欄,實現“一地認證、全網通辦”。

惠州市積極與贛州市溝通對接,促進建立互認互信機制,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一是雙方在各自省政務服務網上按照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相關標準規范設置“跨省通辦”專欄,實現“一地認證、全網通辦”。用戶在所在省的政務服務網統一認證注冊賬號,登錄后進入“跨省通辦”專欄,無論人在哪座城市,選擇需要辦理的個人或企業服務事項,根據事項辦事指南填寫、提交相應信息和材料,即可全流程在網上辦理。二是各自在政務服務大廳開設“跨省通辦”專窗,對已納入“一窗式”且能解決合作地市受理系統網絡互通的事項,通過互設“一窗式”受理賬號,由專窗工作人員按標準化資料進行受理初審,掃描錄入對方城市“一窗式”受理系統,實現即受即傳,全程網上流轉辦事資料,提高辦事效率,并互認電子證照頒發的各類電子證照和電子材料。對于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和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事項,開展異地會商收件,實行異地代收代辦。

△惠州市與贛州市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
目前,惠州與兩地市已梳理選取圍繞個人、企業服務高頻事項中與群眾生活、企業生產密切相關,有異地辦事需求的事項,結合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中作為推進通辦目標事項,首批擬推進的事項包括應屆畢業生法律職業資格認定、失業登記、不動產抵押登記、企業設立登記等近三十個事項可全程網辦或前往窗口辦理。一體機自助辦理首批推動公積金異地轉入申請、個人公積金繳存信息打印、省外轉移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等七十余個事項,力爭在12月底前分批分階段為有跨省業務辦理需求的企業群眾提供“跨省通辦”業務辦理服務。
未來,惠州市將與武漢市、贛州市不斷拓展合作內容,創新合作模式,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逐步實現兩地政務服務“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用戶通”,推動企業和老百姓異地“跨省通辦、一次辦成”,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堵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