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惠州市博物館舉辦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惠州市博物館藏東坡文獻史料特展”引起市民廣泛關注。“惠州好人”、傳統文獻收藏家白瑞強先生將其收藏的有關“蘇東坡歷史文獻史料”10種無償捐贈給惠州市博物館(惠州蘇東坡祠紀念館東坡文獻史料信息中心),這批古籍文獻為清代《加批三蘇策論》、《經史百家雜抄》、《御選唐宋詩醇》、《蘇文忠公詩集》及民國《蘇東坡文》、《蘇詩精華》、《廣注四部精華》、《元曲選花間四友東坡夢》、《評注古文觀止》(2冊)。白瑞強先生希望惠州市博物館能對蘇東坡古籍文獻進行集中收藏保存,同時進行系統研究。
這些古籍文獻,有效補充并進一步豐富了惠州市博物館藏,同時結合惠州市博物館在惠州東坡祠東坡紀念館籌建的東坡文獻史料信息中心,增加了古籍文獻數量,對研究清代及民國時期有關東坡的文獻信息提供了基礎,現將部分書籍簡介如下:
1.《加批三蘇策論》(清光緒二十七年)
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轍(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顧名思義,該書是蘇軾父子三人的文章大全,由善化伯輿張紹齡編次,由會稽峭庵王緯勘,由善化張緒齡序於會稽之水師防次。“三蘇”并稱始見于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也。”古人對寫文章“要言不煩”非常講究。孔子曾首倡“辭達而已矣”。《三蘇策論》的文章都不長,正如蘇東坡偶爾自夸的“吾文如萬斛之珠,取之不竭,惟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得不止耳”。
2.《經史百家雜抄》(清光緒三十二年)
該書由湘鄉曾國藩纂,合肥李鴻章校刊,內收錄三蘇有關文章若干。《經史百家雜鈔》一書,是從清末到民國,在社會上流傳很廣、影響較大、繼姚鼐《古文辭類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選讀本。全書共分論著、詞賦、序跋、詔令、奏議、書牘、哀祭、傳志、敘記、典志、雜記十一類。
3.《御選唐宋詩醇》(清)
《御選唐宋詩醇》是乾隆皇帝親自主持編選的一部唐宋詩歌選本,在唐宋詩壇中,這一御選唐宋詩選本以宗唐為基調,兼容宋詩。《御選唐宋詩醇》由乾隆御定了六位唐宋詩人,唐詩四家:曰李白、曰杜甫、曰白居易、曰韓愈。宋詩二家:曰蘇軾、曰陸游。詩至唐而極其盛,至宋而極其變。盛極或伏其衰,變極或失其正。亦惟兩代之詩最為總雜,於其中通評甲乙,要當以此六家為大宗。每篇首有總評,后常引正史、雜說加以考訂,附錄各家評語,資料價值甚高。
4.《蘇詩精華》(民國4年)1915年
《蘇詩精華》于民國4年(1915年)年由中華書局初版刊行。該書長約20cm,寬約12.9cm。定價(時價)二角。
本書封面豎排三行字,從右到左依次為“教科自修適用”“蘇詩精華”“中華書局印行”16個大字,由此可見此書為民國教科書籍。
書中開篇“例言”寫道,“蘇詩篇帙繁富,珠玉雜糅”“蘇詩長于古風,短于律體”“五古中之神似淵明諸篇,七古中之神似太白昌黎諸篇”。
該書從歷代名家評本中,主要采取了查初白(“清初六家”之一)、紀曉嵐(清代名臣、文學家)的評本。全書按照先五言古詩、后七言古詩,再后五七律詩絕句的順序排版。
全書收蘇東坡五言古詩27首(組),七言古詩43首(組),
五言律詩9首(組),七言律詩37首(組),五言絕句3首(組),七言絕句19首(組),基本收錄了蘇東坡詩的精華。
其中耳熟能詳的作品有《秋懷二首》《石鼓歌》《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等。
該書對每首詩都進行了言簡意賅的點評,比如點評《題西林壁》為“善言名理”,點評《金山夢中作》為“一氣渾成,自然神到”,點評《梅花二首》為“以梅自比”,這些點評對于蘇詩初學者有很大的裨益。
5.《蘇文忠公詩集》(清)
6.《蘇東坡文》(民國元年)1912年
捐贈意義
鐘雪平副館長表示,將集中收藏保管好有關東坡的文獻史料,同時會組織專業人員對古籍文獻內容進行研究,充分發掘古籍中的東坡故事,特別是有關惠州的東坡文化和東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