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文化惠民大講堂火熱開講,全網粉絲超7000萬的二次元美食家“我是不白吃”帶著他的全新力作《漫畫蘇東坡傳》到惠州市圖書館作新書分享會,吸引了近三百名讀者線下參與,八百余人觀看直播。現場氣氛熱烈,互動頻頻,小讀者們在主講人生動、形象、有趣的講解中,通過蘇東坡的經典詩詞、美食典故、生平簡介和寓惠故事,深刻認識了這位跨越近千年的大文豪、大朋友。
活動伊始,蘭翔老師給現場觀眾介紹了超有文化又搞笑可愛的二次元美食家:“我是不白吃”。
而后,用一首《水調歌頭》激起小朋友們的參與熱情,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三蘇”的名字緣由、與弟弟蘇轍“四海一子由”的兄弟情深以及蘇軾文學造詣在科舉考試時的故事。主考官歐陽修看到一篇奇麗清新的文章,自以為是弟子曾鞏所寫,為避嫌將其降為第二。后發現此人是來自峨眉的蘇軾,他對老友說到“此人是當今奇才,我應當回避,放他出人頭地”。出人頭地一次由此得來。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蘇門三父子獨占三席。其中,又以蘇東坡最令人稱道,人們對這位大文豪的仰慕,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藝,更是因為他穿越歲月而依舊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和優美情操。說到蘇軾,那就不得不說兩件事。一是他發明的美食,二是他留下的詩詞。
苦中尋樂的美食之旅
“誰能說出和東坡有關的美食?”孩子們用稚嫩的嗓音喊出了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蘭翔老師乘勢將東坡與美食的趣事向小讀者們娓娓道來。
東坡不僅是天縱奇才的詩詞大家,更是一位走到哪兒吃到哪兒,自綽為“老饕”的美食家。在尋找美食上,他既是能就地取材創造新吃法的發明家。在杭州,他發現了烏菱和白芡。在黃州,他研究出了東坡肉,并寫下像菜譜的《豬肉頌》。在惠州,他愛上桂酒,作《桂酒頌》一詞,并在《中山松醪賦》中記錄了制酒的方法;他饞上羊肉又不可得,便用羊脊骨創造了羊蝎子的前身;他迷上荔枝,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千古絕句。同時,也是個不折不扣美食冒險家,“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雖然知道河豚有劇毒,但是它的肉質鮮美,無論如何也要品嘗一番。品嘗后,更是發出“也值一死”的感嘆。
曠古奇才的詩意人生
作為文豪,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綜自青年時代,自蜀入汴開始,直至客死常州為止,四十余年,不斷寫下的詩篇,傳今者二千四百余首”。這些詩文記錄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那句“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飽含他心系百姓的為民情懷。“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把他快意瀟灑的人生態度體現的淋漓盡致。林語堂這樣評價他“數次被貶荒蕪之地,卻總能苦中尋樂,所以他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
現場,蘭翔老師邀請小讀者們現場朗讀及解析《贈劉景文》、《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等詩詞,讓小讀者們在原文中體會、感悟東坡那豁達的人生觀。他感慨道“我們都應該學習蘇軾樂觀的精神”。除寫詩作賦外,蘇東坡還長于書法與繪畫,他與黃庭堅等人并稱宋代書法四大家,提倡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這一畫論為后世“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活動的尾聲,蘭翔老師巧妙設計的問答互動環節燃起了小讀者們學習的興趣,打開了他們充滿童趣的想象空間。
漫畫蘇東坡傳
《漫畫蘇東坡傳》是一本超有趣的漫畫版蘇東坡傳記,書中收錄蘇軾流傳下來的經典詩文,學詩詞、學歷史,學做人,爆笑有趣,有史有據,開眼界,長知識,笑著笑著就能讀懂大文豪蘇東坡!
該書用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一幅幅讓人捧腹的漫畫,勾勒出東坡一生的軌跡,他對家人、對友人、對百姓、對美食、對仕途的態度與追求,在其中顯露無疑。愛東坡之少年應讀之,惠州之少年更應讀之。
題名:漫畫蘇東坡傳
ISBN:978-7-5726-1345-6
作者:我是不白吃著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索書號:K825.6-49/9
館藏室:童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