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可以練口才、捏泥塑,年輕人可以學聲樂和古箏,老人家可以學剪紙和廣場舞……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課。”談起惠州市文化館的趣學慕課,市民林月華由衷地表示贊賞。
自疫情發生以來,林月華一家成了趣學慕課的忠實粉絲。最近,她加入了《有氧健身操》的課程,每天晚上都要跟著老師跳半個小時以上。“小區鄰居們跳的都是廣場舞,而且不太專業,正規的舞蹈機構收費又太貴了。”林月華說,現在,她在家里打開電腦,跟著專業舞蹈老師就可以跳健身操,感覺很不錯。
名師講課,高水平視頻制作,推動慕課視頻精品化;線上教學,不受地域限制,保證進群學員大眾化;學習群管理、專人跟進學習進度,實現藝術輔導動態化……在惠州數字文化館官網的趣學慕課版塊,目前近百門課程24小時面向市民開放。市民開通個人賬號后,即可選擇喜歡的課程加入學習,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培訓。
春節期間,惠州數字文化館開設了龍門農民畫、油畫、少兒硬筆書法、少兒非洲鼓、動漫素描等20多門趣學慕課。每門課程均有專業老師開展隨堂教學,通過視頻為學生提供遠程指導,實時解答學員的問題。
“藝術慕課的正確打開方式,究竟應該怎樣?惠州市文化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中國文化館協會副理事長王全吉在體驗后表示,與文化館線下藝術培訓比較,惠州線上的慕課教學最經濟,又具備高效率。
惠州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發生以來,該館線上線下齊發力,趣學慕課和線下培訓兩手抓,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其中,在線藝術教育規模初步突顯,趣學慕課程開設班次超過250個,慕課總觀看量超過400萬人次,“線上學習+微信群輔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獲得廣泛好評。市民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在家學習藝術課程,提高藝術鑒賞力。
這是惠州扎實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惠州不斷健全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城市“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初步形成,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了解到,惠州全市建有6個公共圖書館、6個文化館、6個公共博物館(紀念館)、73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274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其中包括惠州市文化館在內的6個文化館今年再次獲評“國家一級文化館”。
當前,惠州全市各級文化館已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在基礎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以及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和服務效能提升等方面呈現新氣象。
接下來,惠州市將繼續全面提升文化設施建設水平,積極打造文化惠民新載體、新平臺,不斷強化文化館建設的關鍵保障措施,推動公共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信息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