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晚,由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惠州市文化館、惠州市梵高畫院承辦的文化惠民大講堂,邀請了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深圳市文聯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在惠城區文化館新館為市民分享《審美的日常》。陳湘波館長用兩個小時的時間與大家分享藝術是什么、藝術有什么用、如何欣賞藝術品、藝術品收藏與市場等話題,并現場解答了觀眾的提問。
生活處處有藝術 審美關乎幸福和成功
講座中,陳湘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分享他對藝術的見解,他指出藝術是人們通過審美的方式在每個人日常生活當中形成一種互動的關聯,其目的是通過生命和精神層面的審美方式實現自我滿足和提升,使人們認識自我、了解自然、融入自然,促使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協調發展。
那么藝術有什么用呢?陳湘波認為,一個人想要獲得一生的幸福,不僅要擁有獲得幸福的物質生活條件,還要擁有體驗和感受幸福的能力與素質。“體驗幸福、感受愉悅的能力需要藝術的素質和修養,藝術素質低的人一般不會享受生活”。
如何欣賞藝術品?陳湘波結合經典名作賞析案例告訴大家,在通往好的審美、優秀創作風格的路上,通過藝術史的學習,你就會了解到人類文明中最光輝、最燦爛的人工遺跡,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又是如何不斷影響著我們。
陳湘波還結合自身獨特經歷講述了有關藝術收藏和市場的故事,使聽眾深深感悟到作品所蘊含的藝術價值與藝術創作者的精神境界息息相關。
陳湘波總結說,我們已進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審美能力是一個人和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具備藝術修養和感性智慧學習的人,將會更容易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分享2022年春晚“萌虎”形象標識的成功案例
為了更好地詮釋講座主題,陳湘波結合他本人設計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年春晚“萌虎”形象標識的成功案例,講解了藝術學習的方法,并指出成功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一位現場聽眾發言說,她是一位繪畫藝術愛好者,非常感謝主辦方舉辦此次文化講座活動,親耳聽到自己仰慕的藝術大咖的藝術見解,使她深受鼓舞并增強了自信,她希望自己五年以后,她可以帶著自己的作品,再次聆聽陳湘波先生的講座。講座使大家受益匪淺,用陳湘波本人作品定制的文創紀念品--中國郵政有獎明信片、“萌虎”口罩,也深受現場觀眾喜愛。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徐巧玲副局長參加了現場活動,她表示《文化惠民大講堂》是惠州的文化品牌活動,為響應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煥發嶺東名郡時尚魅力”的工作部署,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邀請專家和學者,每年為惠州市民持續帶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盛宴,塑造國內一流城市的氣質和內涵。
推動惠州和深圳的文化交流
“惠州和深圳相鄰,文化同源,惠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非常有文化底蘊。”專訪中,陳湘波告訴記者,“惠州以惠州西湖為代表,具有鮮明獨特的文化IP。”他曾來惠州做過展覽,推動過惠州龍門的農民畫的研究與傳播,關山月美術館還收藏了一批惠州龍門的農民畫。
在剛結束的深圳兩會上,陳湘波提到,深圳是時候打造“美育之城”了。“美育之城不是城市蓋了多少高樓,而是人跟這個城市完全是協調的,人和城市、建筑、環境和諧共生,人們在城市里有種從內到外的舒適感。這方面被稱為“半城山水半城湖”的惠州具有天然優勢。”
(信息來源:文化藝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