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躺在庫房里忍氣吞聲,放在展廳里才會光彩照人?!薄耙粓鲎辖堑某跹?,我們的閱讀量達到了1425萬,影響很大。但第二年不下雪我們著急啊,天無絕人之路,出現了紅月亮……”“我們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了下一個600年!”臺上妙語連珠,臺下掌聲雷動,這不是脫口秀表演,而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的主題演講。
7月2日下午,惠州文化惠民大講堂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開講。單霽翔作以《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為題作演講,為惠州觀眾介紹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的經驗與研究成果。
一、“文物躺在庫房里忍氣吞聲,放在展廳里才會光彩照人”
作為故宮流量級IP的打造者,單霽翔被稱為“網紅院長”。在任期間,他帶領團隊圍繞故宮打造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節目刷爆全網;故宮開發的故宮口紅、故宮睡衣等文創產品開售被瞬間搶空。莊嚴肅穆的故宮,也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年輕姿態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講座現場,單霽翔以我國的申遺歷程為切入點,為大家闡述了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內涵,以及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區別。之后,他以故宮博物院為例,用精美的圖片與生動的案例向在場的觀眾講述了幾代“故宮人”在保護中華傳統文化中始終堅守文化傳承的初心和使命的故事。
“故宮有大量的精美的文物,但是99%的文物都藏在庫房里?!痹趩戊V翔看來,文物在庫房里忍氣吞聲、蓬頭垢面,只有修繕之后放進展廳才光彩照人。在故宮博物院院長任上,單霽翔努力讓更多文物走出庫房,與觀眾見面;加強環境整治以增加開放面積,最終實現了故宮開放面積從5年前總面積的30%增加到如今的80%以上;逐步推廣網絡售票避免游客購票擁堵的問題;讓不同年齡層的受眾在線上線下的故宮體驗中走近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年輕人的喜好需求,推出上萬件故宮文創產品;在全國多個城市設立故宮學院分院,深化故宮文化教育……
“故宮教育不收任何一分錢。我們大量的營銷收入投入到同學們身上是最值得的,他們長大以后一定是對傳統文化有認知熱愛的一代!”單霽翔說。在一代代故宮人的接續奮斗下,沉睡的文物“活起來”展示著中華傳統文化故事,一個全新的、精美的、典雅的、絢麗的故宮也呈現在了世界人民的眼中?!?020年12月8號,紫禁城迎來了600歲生日。這一天我們格外的激動,我們知道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我們實現了我們的諾言,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了下一個600年!”
二、讓文化遺產進入現實生活對年輕人有所啟發、有所鼓舞
對于惠州這座城市,單霽翔也頗為深刻。
“我過去來過惠州,印象比較深刻是2013年。”單霽翔回憶說。彼時,惠州正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他作為專家過來交流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和保護體會。他表示,惠州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綠水青山,美不勝收。同時,惠州有著2000多年建制史和1400多年的建城史,人文歷史非常悠久,蘇東坡、葛洪等名人也曾在這留下足跡。“這些都是惠州的文化資源,也是惠州有別于其他城市、人無我有的一些文化要素,可以說,惠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p>
就如何讓惠州的文化遺產“活起來”,被更多的年輕人所喜愛,單霽翔表示,惠州的很多文化資源還有待于廣泛的宣傳,讓其進入更多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單霽翔說。如今,無論是文物保護也好,還是博物館建設也好,都在強調高質量發展。惠州首先要牢固的豎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來構筑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同時,要保護傳承我們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斑@兩點做好了,就可以使我們的文化遺產真正的進入人們現實生活,對于一代一代的年輕人有所啟發、有所鼓舞,也使惠州文化能在廣泛的領域得到傳播和弘揚?!?/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