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至4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韶關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韶關市文化館、仁化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曲江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湞江區文化旅游體育局等單位協辦的2025廣東公共文化研討會在韶關市舉辦。
會上公布了2025年度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惠州市文化館打造的“青少年美育全鏈條生態實踐”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全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標桿之一。該案例以“教學-練習-展示”一體化生態鏈為核心,通過場景化運營、數字化賦能和多渠道協作的創新模式,開創了公共文化服務與青少年美育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為青少年搭建了從藝術啟蒙到成果綻放的全鏈條成長階梯。

全鏈條發展:構建美育成長新路徑 突破傳統美育碎片化局限,打造“教學-練習-展示”完整生態鏈。在知識搭建場景開展公益培訓、遇見藝術美育課堂、線上趣學慕課、社群技巧分享等項目,涵蓋音樂、舞蹈、美術和書法等藝術門類,實現從基礎普及到專業提升的全覆蓋。練習環節創新推出“我愛書法”“全民練琴”“領讀惠州”等習慣養成計劃,通過“線上打卡+教師點評”機制,將碎片化練習轉化為持續成長動力。展示平臺則以“藝鳴驚人”藝術達人秀、“新影像新影響”攝影大賽等品牌活動為載體,讓學員從幕后走到臺前,在實戰中提升藝術表現力。 雙軌融合:打造沉浸式美育場景 依托自主平臺的“文惠圈”,構建“線上互動+線下體驗”深度融合的場景化運營模式。線上打造高粘性社群,學員可隨時觀看教學視頻、提交練習作品、獲取專家點評,獲得更多的正向反饋。線下則通過書法主題展、文化大講堂、頒獎盛典等活動,將線上成果轉化為實體展示,如“我愛書法”系列活動已累計產生超萬次學習互動,線下展覽吸引數千人次觀展,實現數字化與真實空間的雙向賦能。 開放賦能:構建美育生態共同體 惠州市文化館創新“平臺+機構”合作模式,與各類社會力量共建“線上+線下”雙軌課程,將平臺流量轉化為機構生源,同時引入專業師資提升教學質量。這種模式既為合作機構拓展了發展空間,也為學員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空間,形成共贏的良性發展生態。 ·案例海報· 此次獲評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是惠州市文化館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的生動實踐,也是始終如一地踐行“成就您的藝術夢想”服務理念的具體舉措。接下來,惠州市文化館將以此為新起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響應國家及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推動惠州市全民藝術普及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市民文化藝術素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