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庫存嚴重影響臨床用血的持續性 市中心血站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日,惠州發布《致全市人民無償獻血倡議書》,呼吁全社會符合條件的愛心人士積極參與無償獻血。記者從惠州市中心血站了解到,此前兩天,每天僅有不到10人前來獻血,目前庫存僅有2000個單位,嚴重影響臨床用血的持續性。針對這種情況,血站也主動出擊,但是成效卻并不理想。臨床仍有大量需要緊急輸血和依靠血液維持生命的患者,如血液病患者、腫瘤患者、產后出血的產婦、意外受傷者等。惠州每天需要大約250人獻血,才能保證目前的需求。2022年12月29日起,凡是前往市中心血站(市區)各獻血服務點成功獻血的愛心人士除獲得常規紀念品外,還將獲贈N95醫用防護口罩2個。 有市民關心,“陽了”之后能獻血嗎?對此,該負責人表示,2022年12月17日,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發布的《關于印發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已經明確:感染新冠病毒(重型和危重型除外),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為陰性結果7天后可以獻血(即“轉陰”七天后可以獻血);接種基因重組新冠疫苗與滅活疫苗48小時后也可以獻血。 對于市民關心的“陽康”后捐出的血能不能用,該負責人表示,“陽康”后捐出的血是可以用的,而且更“珍貴”。因為人體感染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后,免疫系統就會產生相應的物質來抵抗這些病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抗體。這些抗體存在于人體的血液中,可以對人體正常細胞起到一種保護作用。 科學獻血不會損害健康,還可促進血液新陳代謝 該負責人表示,“陽康”后捐血不會損害身體健康。正常成年人體內總血量約為體重的8%,例如一個體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約有4000毫升血液,其中80%參與血液循環,其余20%貯存在肝、脾、肺及皮膚等器官中作為儲備血液;當人體從事劇烈活動或少量失血時,體內的儲備血液會進入并參與到血液循環中。獻血會促進機體造血功能,加速血細胞的生成。所以,科學獻血不但不會損害健康,還可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 根據《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規定,無償獻血者在本省范圍內獻血,血液經檢驗合格的,其本人、配偶和直系親屬享有下列臨床用血權利:無償獻血者獻血200毫升及以上的,本人臨床用血時免交血液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無償獻血者獻血累計600至1000毫升(含1000毫升)的,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時,合計不超過獻血總量2倍范圍的,免交前項規定的費用;無償獻血者獻血累計超過1000毫升的,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時,免交前項規定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