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桂綠道。 大亞灣開發區旅游局 供圖
“節假日期間景點人流大的現象,有哪些應對措施?”“大亞灣有哪些鄉村近郊游的景點推薦?”“大亞灣未來對濱海旅游發展有哪些重要規劃?”日前,大亞灣開發區旅游局局長陳麗娟做客大亞灣政府門戶網站“惠民在線”論壇,圍繞“新時代征程上的大亞灣旅游新風貌”主題,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
重服務
提升旅游市場分析研判能力
截至目前,大亞灣開發區2023年旅游人次約210萬人次,“五一”期間累計接待游客約43萬人次。在“惠民在線”論壇上,陳麗娟坦言:“上半年旅游市場的熱度超出預期,同時也說明我們在旅游市場發展動向方面的工作還有提升空間。”
目前,大亞灣開發區旅游局制定了《大亞灣開發區旅游局旅游數據統計工作方案》,通過成立旅游數據統計工作領導小組;配備專(兼)職人員專門負責統計工作;與景區景點、住宿業酒店、民宿、公安局等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等舉措,為接下來規避旅游旺季出現“人擠人”現象奠定數據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游客旅行體驗,大亞灣開發區旅游局還與交通、屬地街道等相關單位及部門建立了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加強統一指揮調度、聯席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等機制,確保旅游旺季期間道路安全暢通,市場公平規范。此外,大亞灣開發區旅游局還建立了旅游高峰時段信息發布機制,按照“限量、預約、錯峰”要求,通過大亞灣開發區旅游局官網、大亞灣全域旅游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等媒體渠道發布預約預警、旅游交通路況等信息,引導游客預約錯峰安全出行。
強體驗
打造多樣化旅游產品
“除了海邊,大亞灣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是不少網友的期待。對此,陳麗娟介紹,大亞灣開發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山、海、島、泉、林、寺、綠道一應俱全,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目前,大亞灣已基本形成了“旅游景區”“精品線路”“濱海美宿”“美食名店”“旅游手信”五大系列旅游產品,構建起“大好山海·灣美天下”旅游品牌體系。
近年來,在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指導下,大亞灣旅游實現了從“點上發力”到“遍地開花”的蛻變。“大亞灣漁家風情美食之旅”“大亞灣濱海風情之旅”“濱海風情·海上田園”“海濱鄉村童趣之旅”“大亞灣區紅色濱海風情之旅”等精品線路先后獲評市級旅游精品線路。
大亞灣開發區開發了以黃金海岸、小徑灣、漁人碼頭、濱海公園為代表的海岸風光旅游產品;以東升島、三門島、辣甲島等為代表的百島風情旅游產品。在濱海(海島)旅游產品的基礎上,該區還有以紅樹林濕地公園、板嶂嶺森林公園、虎頭山公園為代表的生態休閑旅游產品;以烏山頭綠道、小桂綠道為代表的綠道健身旅游產品;以楊包廟會、大王爺節、漁家婚嫁為代表的非遺文化旅游產品;以清泉古寺為代表的歷史古跡旅游產品;以及以橫畬村、格木洞村、衙前村、大涌村、媽廟村為代表的特色鄉村旅游示范帶等。
記者黃旭新 通訊員黃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