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候湯道藥材展示。
推出養生文創產品 杭胎菊,疏散風熱、平肝明目;蘇木,強心活血、消炎化淤;蘭蝶花,清熱解毒,消痰利咽……在羅浮洞天會議中心敦敏中醫書院展廳,工作人員用寫著“中醫文創”的紙質水杯盛著一杯杯花草藥香茶供市民游客品嘗,一旁,還擺滿各類中藥食材,還可以看到各類中藥泡水后放置于透明玻璃杯,讓人看到中藥的性狀、顏色、氣味、功效等。而以“七二十候湯道”為名的中藥湯膳色香味俱全,向人們展示中醫藥在不同時段的養生方法。 敦敏中醫書院院長胡馬介紹,學校創新探索書院道場模式,這是一種復合性、康養型醫療場所,也是未來中醫的方向。二十四節氣花草藥香茶、七十二候中藥湯膳分別是該書院中醫藥文創茶空間、藥膳文化品鑒空間推出的精品課程,倡導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彰顯中醫藥文化與傳統美學精密合一的現代中醫康養智慧。課程推出后受到眾多學生歡迎,目前,二十四節氣花草藥香茶、七十二候中藥湯膳正逐步走向社會,進一步弘揚嶺南中醫藥文化,傳承葛洪濟世精神。 節氣文化、中醫文化結合飲食文化創新發展 二十四節氣,展示和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已于2016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惠州受羅浮道家的影響,“草衣木食”的養生之道和“藥食同源”的保健理念較為盛行,使得二十四節氣和當下生產生活有機交織,煥發著生機。 從2021年開始,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藥膳調理中心推出藥膳茶飲,結合養生之道和二十四節氣,工作人員定期變換配方,如春季祛濕、夏季祛火、秋季祛燥、冬季溫補,普及藥食同源的理念。該中心常年在醫院設立養生藥膳體驗區,免費為職工、患者提供藥膳茶飲,同時通過外出義診等途徑向市民推廣節氣藥膳茶飲,推廣中醫藥文化,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2023葛洪文化節(中醫藥篇)開幕當天,該中心負責人陳文濱也到敦敏中醫書院展廳參觀學習,了解二十四節氣花草藥香茶、七十二候中藥湯膳制作工藝、推廣情況,探討未來合作交流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羅縣衛健局的指導下,博羅縣中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從去年推出節氣宴,通過餐飲單位、網絡平臺等,線上線下推廣“寓醫于食、節氣養生”的飲食文化,得到眾多餐飲場所的響應和推廣。 憑借2023葛洪文化節(中醫藥篇)的東風,博羅將進一步推廣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發揮其在氣節飲食養生、全域旅游等方面的助推作用,以更好地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文/圖 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