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景區游人如織。
高速公路川流不息,景區景點“人從眾”,節慶活動人氣火爆……中秋與國慶相逢,8天的“增強版”假期點燃人們出游熱情,釋放出消費強勁動力,擁有秀美山水的惠州成為假期的熱門旅游目的地之一。據不完全統計,9月29日至10月6日8天假期,全市接待游客約390.3萬人次,比2022年增長167%;旅游收入約23.2億元,比2022年增長175%。
惠州再上榜全國熱門遷入地前十
根據百度遷徙平臺數據公布的全國熱門遷入地中,繼今年“五一”假期之后,惠州又一次進入全國熱門遷入地和熱門遷出地的top10;其中9月30日惠州名列全國第10,比例高達1.00%,國慶期間保持在前15名。
從主要景點來看,中秋國慶期間全市納入廣東省假日旅游統計的重點旅游景區(惠州西湖、羅浮山、南昆山生態旅游區、大亞灣、惠東濱海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游客215.5萬人次,同比增長193%;其中,惠州西湖(含紅花湖)8天共接待79.5萬人次,惠東濱海片區接待66萬人次,大亞灣接待53.9萬人次,羅浮山接待10.7萬人次,南昆山接待5.4萬人次。高德地圖顯示,假期第二天雙月灣榮登全國熱門景區排行榜第5名。
100多項文旅活動火爆呈現
惠州旅游行業的加速復蘇,離不開市、縣(區)文旅部門的積極創新。
為迎接中秋國慶假期,惠州文廣旅體系統精心籌備,共計舉辦100多項文旅活動為廣大游客和市民獻上精彩紛呈的文旅大餐,比如“非遺之夜 月秀東江”暨惠州文旅金秋消費季活動、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吉他文化藝術展演水東街專場、祝屋巷“千燈會”以及各縣區的精彩文旅活動,熱情招待游客,展現出惠民之州的風采和惠州文旅高質量發展態勢。
南海升明月,東江迎金秋。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市文廣旅體局9月28日晚舉辦了非遺主題晚會活動,其中“月光秀”和“月光市集”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展現了非遺魅力;“月光市集”讓市民游客在觀賞“月光秀”文化藝術盛宴的同時,在市集上也能進行非遺沉浸式項目體驗。此次活動受到新華網、文旅中國、中國旅游新聞、惠州日報等各大主流媒體報道,不少網紅達人參與直播,當晚在線直播觀看人數近150萬,全媒體閱讀量超過1000萬。
趁著9月下旬在惠陽區舉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吉他文化藝術展演掀起的火熱浪潮,9月30日至10月1日惠城區水東街舉辦了互動性強、觀賞性高的吉他文化主題活動,市民朋友零距離感受吉他文化魅力,大批觀眾駐足喝彩。
中秋國慶期間,“東坡同游 自在惠州”系列活動在祝屋巷推出“千燈會”專題,祝屋巷文旅街區設置了千燈長廊,張燈結彩慶祝中秋國慶佳節。文創千燈市集、祝家軍巡游、樂隊演出、漢服召集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文化場館活動豐富多彩
體驗非遺、逛書店……中秋國慶假期,除了外出旅游觀光,豐富的文化活動讓假期文化味濃厚起來。
中秋國慶期間,惠州市圖書館、惠州市文化館、惠州博物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惠州市圖書館舉辦的2023年“書式·惠享圩街——中秋奇妙閱”活動、惠州市文化館承辦的非遺之夜活動、東坡祠宋代風情文化節、東江民俗文物館的泥塑工藝展演體驗活動等共吸引游客觀眾約5萬人次。
此外,惠城區33號青年公路街區的惠州李家拳專題匯演,惠陽區我們的節日·中秋第八屆“我是客家人”文藝晚會,惠東縣高潭革命歷史陳列館的“先烈在家鄉·祖國在心中”2023年國慶日惠東縣博物館愛國主義宣講活動,博羅縣羅浮山景區的“羅浮月圓 迎接國慶”系列活動,龍門縣尚天然溫泉旅游景區的美食嘉年華·尋找龍門的味道暨非遺舞火狗尚天然之夜,大亞灣的漢服邂逅紅樹林活動,仲愷的“歡樂仲愷行”迎中秋慶國慶進基層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活動等,與廣大市民群眾共賀中秋國慶佳節。
推出文旅消費券激發市場活力
為進一步刺激中秋國慶期間文旅體消費市場活力,市文廣旅體局于9月28日啟動“惠州文旅金秋消費季”,推出旅游景區、酒店民宿、體育場館和非遺手信集市消費券,對市民的文旅體消費實行40%的補貼比例,讓每位市民最高可享受120元的優惠補貼。
隨著9月26日廣汕高鐵的開通,廣汕高鐵沿線的羅浮山站、博羅站、惠州南站、惠東站等4個站點,串聯起“高鐵游惠”的黃金旅游帶,市文廣旅體局由此推出四條集“美景、美食、文化”于一體的高鐵游玩精品旅游線路。同時,積極發動相關旅游行業,做好相關營銷方案。比如,乘坐高鐵抵達羅浮山站或博羅站的游客,購票入園后憑乘坐高鐵憑證即可在惠州手信旗艦店免費領取豆腐花、姜茶和精美文創產品等特產紀念品一份。此次活動持續至12月31日,讓市民游客感受惠州滿滿的誠意和紅火的熱情。
據介紹,為確保“雙節”期間旅游市場規范有序,惠州市縣聯動,各職能部門共同發力,暗訪督查,督促屬地整治群眾反映的住宿服務、消費糾紛、景區監管和交通出行等問題。同時,組織500多名志愿者,在站場、景點、街區、場館為廣大旅客提供貼心服務。中秋國慶期間,惠州文旅市場總體平穩有序,沒有發生旅游安全事故。
記者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