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和自然美景。 記者羅劍業 哈鵬 攝
走進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一陣清爽氣息撲面而來,舉目遠眺,蒼山茫茫、林木青翠,展現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
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于1985年11月,位于廣東東江之濱,在博羅、增城、龍門三地接壤之處,地處北回歸線南側,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保存較完整且面積較大的林區之一,同時也是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基因庫。據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這里有維管植物221科941屬1876種,保護區內天然藥用植物、特有種以及以羅浮山命名的模式植物資源豐富,其中藥用資源多達1074種,這里生活著大量野生動植物。
自然美景讓人賞心悅目,豐厚的生態資源讓人倍感欣慰。這背后,是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羅浮山林場)工作者扎根深山,一代接一代護林增綠,全力守護綠色生態財富的成果。
近年來,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羅浮山林場)堅持黨建引領,扛牢政治責任,全力守護羅浮山森林資源,在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中不斷厚植生態底色,書寫“綠色答卷”。
堅持做好“植綠”文章
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保護管理科負責人林偉通說,保護區(林場)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用實際行動筑牢保護區的生態屏障,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做好植樹增綠工作。
林偉通介紹,保護區(林場)堅持做好“植綠”文章,去年廣泛發動干部職工,扎實開展新春植樹活動、“植樹造林,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共建“黨建林”、結對共建主題黨日等活動,累計種植苗木約3000棵(株),為保護區增添了新的生態活力。同時,制定和完善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羅浮山林場2023年森林防滅火工作文件,重大節假日森林防滅火值班值守方案并嚴格落實,通過智慧林火遠程監控平臺,安排人員持續全天候監測火情發生情況,與環羅浮山的相關政府單位、駐山單位形成合力,做好森林防火聯防聯控工作,切實提升“人防”“技防”水平;網格化布設紅外相機(40臺)、定期回收相機數據等監測保護區野生動植物活動和分布情況,為保護區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提供科學數據;廣泛發動干部群眾,積極宣傳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以林長制為抓手,夯實林長巡林責任,加強巡林工作,及時發現并解決林區“五清”、溪坑玩水、破舊宣傳牌(警示牌)置換更新、林區道路維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升林區環境治理水平;組織開展綠美廣東惠州生態建設行動基金捐贈座談會,強化宣傳,并于2023年6月舉辦了“綠美廣東·光影羅浮”2023年惠州羅浮山攝影比賽,在全社會營造起“愛綠”的良好氛圍。
建立一批義務植樹基地
保護區(林場)堅持“植綠”“護綠”“愛綠”,為“綠美廣東”增光添彩。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于2023年參與“珠三角重要生態區域植物多樣性監測及代表性瀕危植物保育技術研究”,并榮獲2023年“嶺南動植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林偉通說,保護區(林場)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繼續強化黨建引領,致力于高質量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秉持“綠了就是美了”“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理念,堅持科學植綠、見縫插綠、應綠盡綠的原則,積極開展植樹活動,聯合其他部門進行“共建林”“黨建林”植樹活動,以“黨建紅”促“生態綠”,建立一批義務植樹基地,通過高水平環境建設,保護好森林資源,筑牢生態屏障,為社會創造更多生態紅利,書寫高質量“綠色答卷”。
記者凌保康 陳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