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瑤族鄉小洞村昆蟲科普展館內昆蟲標本琳瑯滿目。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
2008年,南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中國第一個以蜻蜓為主題的數字博物館——南昆山蜻蜓館,成為省內熱門的科普宣傳教育基地。極具特色的昆蟲展覽館在龍門不止一座。5月22日上午,藍田瑤族鄉小洞村昆蟲科普展館開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昆蟲愛好者的目光。這座被當地村民譽為“寶藏”的昆蟲科普展館,不僅擁有國內外珍稀昆蟲標本400多個,還設有活體昆蟲展示區,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科普體驗場所。
近日,記者走進藍田瑤族鄉小洞村昆蟲科普展館。只見鱗翅目、鞘翅目等21個目的昆蟲標本琳瑯滿目,每一個標本都如藝術品般精美,讓人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演化的神奇魅力。展館還設置了昆蟲的起源、多樣性、農業科普等展區,為觀眾提供豐富的室內和戶外體驗空間。
據了解,該展館由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系教授王興民及其研究生團隊負責設計,藍田瑤族鄉人民政府負責建設。“2022年我們組織學生開展暑期‘三下鄉’創新實踐活動時了解到,藍田瑤族鄉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且獨特?!蓖跖d民說,他們看中藍田瑤族鄉豐富的自然和昆蟲資源,旨在打造一個獨特的昆蟲科普平臺。未來,他們計劃繼續深化與藍田瑤族鄉的合作,開發更多以昆蟲知識為主題的課程和研學路線。
“近年來,小洞村圍繞‘典型村建設+鄉村旅游+紅色村莊’的模式不斷發力,村集體收入由2015年的6.5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20.5萬元。如今,一幅高質量發展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小洞村徐徐展開?!毙《创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少靜介紹,昆蟲科普展館的建成不僅為村民帶來了經濟收益,還提供了講解、維護等工作崗位,進一步帶動本地村民就業。此外,展館的固定租金和收益分紅也將分給村民,實現聯農帶農的效果。隨著昆蟲科普展館的成功運營,小洞村還計劃推出瑤舞峒、農產品加工廠、農產品直播間等項目,預計總投入約200萬元,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
記者黃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