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區新時代廉潔文化公園正門。
廉潔文化公園內蓮湖一景。
綠樹成蔭,清風徐來,近兩萬平方米的惠城區新時代廉潔文化公園在原水口街道“二葉園”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成。近日,公園正式揭幕開園,惠城區著力將其打造成傳播清廉知識、弘揚清廉文化、啟迪清廉思想和廣大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接受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線的重要陣地,推動營造廉榮貪恥、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
公園設置了廉潔主題廣場、惠州清官廉吏群像區、廉潔小徑、廉潔成語故事墻、二葉家聲、百字廉柱、蓮湖梅園和高風亭(五泉)、“警鐘長鳴”銅像和松園、紅色廉潔文化區、廉潔基石、“鼓足干勁”景觀和竹林茶臺、清風長廊等板塊和內容,以新時代廉潔文化的豐富內涵為主軸,將重要論述、清廉文化、家風家訓、“時代楷模”等廉潔文化元素貫穿交織,傳遞清風正氣的人文情懷,讓廉潔文化根植于心。
講述惠州12位清官廉吏故事
廉政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了我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深厚的廉政文化底蘊。“廉潔文化故事為現在和未來的廉政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惠城區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廉潔主題廣場設置了32塊廉潔文化宣傳欄,正面16塊文化宣傳欄內容包括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歷程,背面16塊內容為算好人生“七筆賬”、中國共產黨賡續傳承等內容。
清官廉吏群像區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廣場相連。群像區展示惠州歷史上12位清官廉吏的典范故事。這些清官廉吏的德行和思想對現代廉政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教育啟示作用。
“二葉家聲”板塊著眼于宣傳本土廉潔文化代表人物。板塊特別設立了兩座銅像,紀念惠州歷史上著名的叔侄二人——葉春及、葉夢熊。他們以廉潔自守、勤儉為民而著稱,其形象被永久鑄刻于此。
“見賢思齊,立德修身。”惠城區紀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葉氏家族是歷史上著名的“文武忠孝”“忠貞節烈”的官宦世家。以優良的家風家訓培育了后代子孫的敬畏之心和遵守道德規范的自覺性。
“葉氏家族通過言傳身教,將廉潔自律、誠信守法、勤儉節約等美德代代相傳,對惠州乃至更廣泛地區的廉潔文化傳承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負責人說。
“廉”字上墻,警醒人心
移步易景,廉潔入心,在不同自然景觀變換中,嵌入廉潔文化,讓“廉”字上墻,警醒人心。
蓮湖、梅園、松園、竹園和高風亭五井,作為公園內的綠美景觀和水域,共同構成了蓮梅松竹中的三景。蓮者廉也,蓮湖寓意“廉潔”;梅園則以梅花象征高潔和堅定不移的品格進行展示;松園里的松樹挺立,象征著正直、堅韌和自律;竹象征高風亮節和清雅脫俗的品格。高風亭周邊環繞著五口井,分別是忠孝泉、感恩泉、清醒泉、賢清泉和崇德泉。
清風相伴,廉潔同行。紅色廉潔文化板塊由“三不腐”展示墻、廉柱基石、廉潔齊家展示墻以及多個學習功能區構成,全面展示廉潔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
百字廉柱通過白色石柱上100余個不同字體的金色“廉”字展示廉潔主題。“警鐘長鳴”銅鐘塑像是廉潔政風的象征,也是一種莊重而深刻的警示。“三不腐”展示墻展現了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念,體現了反腐敗工作從以治標為主向標本兼治的轉變。清風長廊以清廉之風為主題。
“廉潔齊家與廉潔干事兩面展示墻凸顯了廉潔治家和干凈干事的至關重要性,這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惠城區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了“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家風不僅影響個人家庭,也與黨風政風緊密相關。黨員干部應當以身作則,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維護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
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賴文婷 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