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區五一路“口袋公園”干凈漂亮。
步行在惠城中心區環城西路,人行步道、郁蔥綠植、清爽的市容市貌,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適。經過道路品質提升后,環城西路在“小紅書”上被網友稱為“惠州頂流綠道”。
為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落實城市管理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工作部署,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惠州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緊扣“實現人居環境更優、城市質感更好、群眾生活更美”工作目標,開展“小更新 大民生”城市小微公共空間整治提升工作。以惠城中心區為試點,從提升城市風貌和滿足市民需求出發,聚焦簡化路面桿件、優化地面家具、綠化城市邊角等小微空間,統籌各有關單位及屬地開展道路環境品質提升和街角“口袋公園”建設工作。計劃至2025年完成115個提升項目,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感受城市管理的“溫情”。
示范道路
綜合整治后街面煥然一新
干凈整潔、美麗宜居,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城鄉環境最樸素的向往和追求。
環城西路是惠州市區的主干道,連接著國家5A級景區惠州西湖,是城市形象的一張特色“名片”,也是展現城市治理的重要窗口。為提升道路品質,今年開始,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和惠城區政府等單位及供電通信企業對環城西路進行提升改造。
此前,環城西路道路上的各類桿件林立,秩序雜亂。在全市各部門單位的努力下,將原先設有的156根桿件進行了拆除合并,共計拆除83根,合并保留50根,換新桿件23套/塊,對完成拔桿遷箱后的地面重新鋪裝。
與此同時,對環城西路各類市容市貌問題進行綜合治理。整治清理亂堆放、亂拉掛、亂張貼及亂涂畫,規整翻新破損店面招牌83處;翻新公交站亭9座;更新公益廣告30個;修整沿線地面約130米電纜溝;更換涉及電纜溝蓋板183塊;對綠地進行修復補植,并在主要節點布置時花;對公交站臺、護欄、路面、果皮箱和綠化帶等進行常態保潔清掃……經過綜合整治后,環城西路干凈整潔,道路暢通有序,街面煥然一新。
小小馬路可以做出“大文章”,民生溫度就藏在城鄉管理提升的細節里?!俺谁h城西路,市區南壇北路和麥地路及下角東路都是市中心重要道路。路面破損、環境臟亂等問題也困擾著附近居民,成為城市治理的難點和痛點?!笔谐青l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該局將上述道路也作為示范道路品質提升的試點,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人行道地面鋪裝、道路綠化、公交站亭、多桿合一(治安、交通視頻桿,電子警察,通信桿,各類標識牌)、箱體美化(電箱、通信箱)、樹篦及店招等?!巴ㄟ^以線帶面,讓存量老街‘靚’起來,讓居民生活更舒心?!痹撠撠熑吮硎尽?/p>
“口袋公園”
“城市邊角料”扮靚公共空間
一份研究表明,每天在戶外待上一小段時間能夠讓人更加快樂,即便不做運動,只是每天到公園待上20分鐘也能讓狀態更好?!肮珗@20分鐘效應”應運而生。如今在惠州,漫步城市街頭,“轉角遇見公園”的幸福愿景,逐漸成為現實圖景。
在市區橋東新民街上的“書香園”,老人正在跳著健身操,不遠處傳來孩子們嬉戲玩鬧的笑聲……
這是利用背街小巷現有條件開辟出的一塊城市休閑綠地,是惠州歷史名人“三尚書”之一的楊起元講學的“敦仁精舍”原址,毗鄰惠城區第六小學,以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的獨有特色為設計基礎,因地制宜布局了詩墻、綠地、竹籬、花蔭,蘇東坡、楊萬里、楊起元的名篇詩詞,讓小小街角溢出了悠悠書香。
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成為市民茶余飯后休閑的好去處?!叭缃窦议T口就有了公園,孩子放學玩耍、老人健身跳舞不用走太遠找空地了,方便很多!”市民陳先生說。
近年來,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以開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間整治提升工作為抓手,聯合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等有關單位,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社區邊角料”,拆除“臟亂差”,以“見縫插綠、增綠提質”的方式推動口袋公園建設。2022年至2023年建成并開放22個“口袋公園”,2024年計劃在惠城區再新增建成9個“口袋公園”。
在惠州,每一處“口袋公園”既是精美的園林景觀,也是城市的文化景觀,老百姓在享受綠色的同時,切身感受歷史變遷、城市變化和風土人情?;莩菂^小金口街道辦事處北側的“口袋公園”金麒園,以象征小金口“麒麟獻祥瑞”的民間傳說及麒麟舞文化傳統作為公園主題,高度提煉麒麟文化的“形”“神”“色”;市區老船廠舊廠房區的“水門印象”,充分挖掘“船運”文化,打造了“航運時光,水印東江”的主題公園。
“接下來將根據惠州兒童友好城市創建要求,在新建‘口袋公園’中,為兒童開展各項活動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因地制宜融入《弟子規》、植物種子IP等元素,為兒童帶來更多的文化體驗?!痹摼钟嘘P負責人說。
相關新聞
各國專家學者認為“公園城市”是一種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范式
“公園城市”理念可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借鑒
新華社開羅11月6日電 第12屆世界城市論壇日前在埃及首都開羅開幕。中外專家學者5日在主題為“賦能公園城市:利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通過公園、城市森林促進氣候行動與城市經濟增長”的邊會上,圍繞“公園城市”理念進行研討,認為這一理念可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借鑒。
聯合國人居署全球公共空間項目負責人何塞·鐘在邊會上表示,“公園城市”是中國吸收過去城鎮化的經驗與傳統營城智慧,總結形成的一種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范式,希望能把中國的實踐經驗與營城理念分享給更多城市與組織,探索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
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西莫內·博雷利說,中國有很多城市發展規劃,其中“公園城市”這一理念相當新穎。中國注重改善城市生活,積累了豐富的城市建設經驗,可以為非洲國家提供借鑒。
“公園城市”指數研究中心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石楠表示,作為中國主動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新城市議程的創新實踐,“公園城市”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處于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的國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
為期5天的第12屆世界城市論壇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開幕。本場邊會由“公園城市”指數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人居署和巴西圣保羅市政府共同舉辦。
世界城市論壇是由聯合國人居署舉辦的國際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議題涉及城鎮經濟與社會發展等當今世界城市發展面臨的緊迫問題。
記者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