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里雜草叢生,現在是煥然一新,我們每天來逛,心情都特別好。這不僅提升了城市品質,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樂趣和便利。”70歲的李大爺每天都帶著孫子在香榭山公園玩,對于口袋公園的建設,他大大點贊。
種子樂園。本組圖片 記者鐘暢新 攝
2024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成中心城區10個以上口袋公園。為此,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把口袋公園建設作為重點民生項目做好做實,充分利用“社區邊角料”“城市邊角地”,“見縫插綠”建設口袋公園,實現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愿景。
“2022年以來累計建設口袋公園34個,其中2024年建成12個,優化了城市綠地布局,融合惠州地域文化打造出了城市口袋品牌。”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工程二部部長周海燕說。
走訪
香榭山公園:山在園中,園在山中
山在園中,園在山中。在演達大道蓓惠路南側,有個獨具特色的口袋公園——香榭山公園,其一部分建在山腳下,一部分建在半山腰,打造了一片靜謐的綠洲,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一處難得的休憩之地。
曾經,香榭山綠地設施破舊。去年10月,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對該地塊啟動改造。香榭山公園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項目改造面積6874平方米,綠化面積4204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園路、登山步道、鋼結構棧道、山頂休閑平臺,增設庭院燈、健身娛樂設施等。去年12月底,香榭山公園建設完成。
如今,香榭山公園以藍色為主色調,跑步造型的LOG0景墻設計簡潔大方,“GO”等字樣體現了公園的主題和特色——運動、向上。彩色的透水混凝土跑道、蜿蜒曲折的登山步道、山頂運動平臺、運動健身設施,無一不與公園主題相呼應。極具特色的景觀構架、坐凳,更是為游客提供了休憩和拍照的好去處。
“公園在改造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場地的原有生態條件,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設計,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的植被和生態系統。”周海燕表示。
8歲的葉雪樺每天都來逛香榭山公園。“很漂亮,還有跑道和登山步道,每天來運動,感覺身體都變好了。”葉雪樺說。
時輪園。
時輪園:以“鐵路軌道”為主題
淺灰色與黃色線條融合的“站牌”寫著“惠州站:惠州—北京”,大片紅色地板里有“快速列車”等字樣,淺灰色的“鐵軌”、嬌嫩的綠草,還有不少健身器材……走進惠州大道旁的口袋公園——時輪園,仿佛置身于一個“軌道樂園”。
時輪園打造以“鐵路軌道”為主題的特色園,位于惠州火車站北側,公園面積3142平方米。公園結合地域特征,將鐵路軌道主題與現場環境相融合,展現惠州鐵路發展歷程,設計鐵軌、站牌、候車臺等鐵路標志性特征,是極具主題特色的口袋公園。
77歲的龔阿姨是廣鐵集團惠州電務段退休職工,家就在附近。“這個口袋公園建成后,既漂亮,又舒服,而且鐵路軌道主題設計很有特色,我非常喜歡,每天都過來逛逛、健身。”
種子樂園:以“植物種子”為主題
位于水口街道中心小學北側的口袋公園——種子樂園,是以“植物種子”為主題來打造的特色園。園內有一片以綠色為主基調的橢圓形地板,仿佛一顆偌大的種子,中間包裹著一個超大的沙池,孩子們可以在園中盡情地撒歡,大人們則可以悠閑地散步。種子樂園面積約6800平方米,因方圓500米范圍內有多所小學、幼兒園,該園結合實際打造成為了以兒童友好型街區為代表的特色口袋公園。
兒童象征著新的希望,猶如一顆飽滿的種子,充滿活力與希望,茁壯成長。種子樂園全域與戶外科普緊密結合,整體色彩以綠色為主基調,有種植科普、種子沙坑、破土攀爬、種子滑梯、歡樂草坪等,形成場地獨特記憶點,吸引孩子們多走出戶外,奔跑嬉戲,感受種子無處不在的氣息,在無邊界的自然中成長。
“家門口有個這么好的公園,太棒了!我每天都帶兩個孩子至少來逛兩次。”市民高惠玲說,原來這一片很雜亂,現在變成公園后又美又好玩。
建設
口袋公園“一園一策一特色”
隨著城市的發展,在市區建設大型公園越來越難,受空間限制,“見縫插綠”的方式建設口袋公園,是解決城市公園活動場地不足、分布不均衡等短板問題的重要舉措。
2022年7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口袋公園”建設的通知》,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積極響應,結合實際確定了三年建設計劃,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在百姓身邊“見縫插綠”,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活動空間。
“我們制定了口袋公園建設年度目標計劃,將口袋公園建設納入年度民生實事,結合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綠地建設品質提升等工作,以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為導向,推動市民家門口的口袋公園建設。”周海燕說。
口袋公園建設中,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始終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從“見縫插綠”“破硬復綠”和“整亂建綠”等多維度發力,對山體、駁岸、綠化進行修復整合,打造特色園林。始終秉持“一園一策一特色”原則,對每個口袋公園的設計方案逐個、多輪進行審核優化,比選出“綠美自然生態、景觀效果最佳、受眾服務全面”的設計方案,讓每個口袋公園各具特色,亮點突出。
三年來,一個個形式多樣、亮點突出、功能豐富的口袋公園,不斷拓展了城市綠色生態空間,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實現了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愿景。
管理
精細化管理+養護,公園品質有保障
口袋公園雖小,卻飽含市民的幸福感。
近年來,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從建設統籌化、管理科學化、養護專業化入手,不斷完善口袋公園“建管養”體系。
“口袋公園建好后,我們采取精細化管理+養護,保障口袋公園建設的成效持久,讓‘小而精’的口袋公園品質有保障,實用耐用,持續發揮綠化美化、便民惠民的作用。”周海燕說。
在草坪養護管理上,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根據口袋公園植物的生長周期和特性,對開放草坪區域實行地塊輪換養護管理,依據天氣情況、重大節假日人流量等因素及時調整管理措施。草坪“輪休”期間,禁止游客進入,以保障草坪復綠,實現可持續發展。
同時,該中心鼓勵市民參與口袋公園管理,通過社區推薦、市民自薦等方式,挑選市民園長,負責協助配合養護單位維護公園環境和秩序,對日常養護工作進行監督。鼓勵和支持企業、市民通過義務勞動、出資建設、植樹等方式共建口袋公園,共享高品質生活。去年,該中心制定了系列制度、管理工作方案等,不僅為公園的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據,也為口袋公園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高揚 邱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