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羅浮·2025磨房粵岳越野賽開賽。記者盧泓宇 攝
早春的羅浮山晨霧繚繞,山花初綻。2月23日,問道羅浮·2025磨房粵岳越野賽在博羅縣羅浮山風景名勝區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1200余名選手踏上山徑,用腳步丈量嶺南第一山的雄奇險秀。這場“體育+文旅”深度融合的賽事,再次將羅浮山的生態之美與文化底蘊推向聚光燈。
賽事設10公里30公里50公里3個組別
清晨6時許,山腳下的起點處已人潮涌動。動感的電子音樂混合著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志愿者正忙著指引運動員有序存包、檢錄。教練跟隨著音樂節奏,帶領參賽者進行弓步壓腿、高抬跳躍等熱身動作,五顏六色的運動服匯成了躍動的波浪。
人群中一抹稚嫩身影引人注目——11歲的選手宋澤嘻正與母親檢查裝備。“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越野賽,很興奮,也有點緊張。”宋澤嘻說,前一天領物資時逛了一圈羅浮山景區,發現這里很美。賽后,她計劃再好好逛逛,品嘗一下這里的風味小吃。除了為秀麗風光點贊,還有選手回味前一晚的畬族盆菜宴。“有機會一定要來‘返尋味’。”選手王玉琴說。
7時許,比賽正式開始,選手們如星河傾瀉般涌入山道,蔚為壯觀。
作為嶺南文化名山,羅浮山集丹崖奇石、溪澗飛瀑、古剎道觀于一體,蘇軾筆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的詩意在此流轉。本次賽道覆蓋羅浮山核心景區,蜿蜒串聯東江縱隊紀念館、鷹嘴巖、分水坳等標志性景點。參賽者既可仰望鷹嘴巖的嶙峋絕壁,也能在分水坳的云霧中感受“一腳踏兩峰”的地理奇觀,歷史硝煙與自然造化在奔跑中交織。
本次賽事設10公里、30公里、50公里3個組別,并采用“洞天”“梵音”“仙蹤”命名。其中,“梵音”30公里組累計爬升1596米,包含硬化路面、溪谷、山野土路等復雜地形。“登頂后俯瞰群山綿延,瞬間體會到什么叫‘一覽眾山小’。”30公里組男子冠軍黃凱沖線后感嘆,“以后會向朋友推薦來羅浮山越野。”
沿線補給點的美食供應讓眾多選手贊不絕口。“山水豆腐花簡直是‘續命神器’!”55歲選手李青笑著說,“甜而不膩,吃完又能再戰五公里!”本次賽事設多個補給點,除了飲用水、能量飲料、水果、山水豆腐花外,還有臘味粽、臘味飯等客家美食,將賽道變成“舌尖上的羅浮山”。
初春山區天氣多變,賽事前突降寒潮。比賽前一天,組委會依據氣象預警,緊急增設“沖鋒衣或長袖保暖衣”強制裝備。
據了解,根據組別不同,組委會制定的強制裝備清單還包含GPS、頭燈及備用電池、官方賽道軌跡、急救毯、高頻口哨、不低于1L容量的可密封水具、不低于300卡路里的能量食品等。比賽過程中,組委會還通過實時定位系統關注選手動態,為有需要的選手提供幫助。
賽事為媒促農文旅融合發展
當“仙蹤”組選手仍在翻山越嶺之時,陸續有完成比賽的選手走進農家樂,品嘗窯雞、坑螺、艾粄等特色美食。下午2時許,記者在長寧鎮松樹崗村君記燒雞飯店內看到,不少身著越野服飾的食客正在用餐。
據了解,問道羅浮·2025磨房粵岳越野賽由博羅縣人民政府主辦,博羅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市磨房戶外運動協會承辦。近年來,博羅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環羅浮山騎行嘉年華、無人機競速大賽等體育賽事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春越野、夏騎行、秋登高、冬養生等賽事與活動,正在逐步豐富博羅“嶺南第一山”的文旅內涵,進一步擦亮博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引進落地一批文旅、康養產業項目,啟動體育小鎮建設。博羅將結合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和最美旅游公路建設打造一系列活動,通過賽事打響羅浮山文旅品牌,將羅浮山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本次賽事總監王志偉表示,未來將結合羅浮山的地域與人文資源特色,逐步推出騎行、徒步、露營和親子活動等系列戶外活動,助力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文旅發展。
記者盧泓宇 通訊員博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