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9時35分,惠州電網總供負荷攀升至1012.8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0.47%,年內首次突破千萬千瓦大關,創下歷史新高。這一突破不僅刷新了惠州電網負荷的歷史坐標,更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工業基地的強勁發展動能。
經濟穩增長與高溫天氣形成“雙輪驅動”,共同推高惠州全市用電需求。今年以來,惠州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增速領跑全省。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支柱產業持續發力,新能源、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等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布局,產業蓬勃發展疊加持續高溫,全市用電負荷不斷攀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面對經濟熱力與高溫考驗的雙重壓力,惠州供電局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抓手,通過清潔能源規?;⒕W與智能調度技術,實現電力保供與綠色轉型的協同推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惠州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1500萬千瓦,占全網裝機比重達84.4%,其中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規模達536.7萬千瓦。在電力高峰時段,電網通過多能互補技術優先調用清潔能源,有效緩解了傳統煤電調峰壓力,既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又推動能源結構向“綠”而行。
除此之外,從智能配電網的自愈能力提升到“廣義雙電源”的靈活調配、應急供電體系的快速響應,一系列技術創新為電網在高峰時段的高效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電網運行的“韌性”,更讓綠色電能成為應對負荷高峰的“穩定器”。
翻開惠州產業蓬勃發展的“熱力圖”和電網負荷攀升的“曲線圖”,惠州用一組組數據印證著“經濟-能源”的良性互動。面對經濟熱力與高溫考驗的雙重“烤”驗,惠州供電局也將持續深化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用更智能的調度、更可靠的電網、更溫暖的服務,為產業躍升添動力、為民生需求守牢底線,以電力供應之“穩”支撐發展之“進”,讓每一度電都成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強勁動能。
記者駱國紅 通訊員陳凌 劉嘉琳 鄧振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