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業總是寫到很晚,每次都被媽媽罵”“我想像別人一樣優秀,這樣媽媽就會開心了”……各班小小的“回收箱”里,裝著同學們心里的愁緒,老師們一一閱讀,為每個孩子想辦法……
返校復課后,市第二十七小學別出心裁,專門為學生設置了“煩惱垃圾回收箱”,全校83名教師有了新的方式來守護1570個小天使的心靈,替他們排憂解難,呵護他們的身心健康。
活動中,老師們發放便利貼,讓同學們把自己的煩心事寫在紙上,可以不署名,也可以署名尋求老師幫助。緊接著,德育處老師拿著“回收箱”,到各班進行回收,寓意大家的煩惱隨著回收一并消失。
當然,寫著煩惱的小紙條并沒有真正消失,老師們會仔細閱讀并進行分析。
“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人數較多,回收率達到90%,沒有交上來的學生大部分表示沒有煩惱?!痹撔8毙iL黃花迎告訴記者,從回收情況來看,同學們的煩惱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疫情什么時候結束;二是作業問題,不少學生因習慣等原因,作業完成時間太晚;三是不能完全適應上學,會跟家里人鬧情緒。
為徹底解決同學們的煩惱,該校召開會議,決定由教導處落實作業量等問題,“復學后前三周不進行檢測,本學期不進行量化排名,確保落實學生減負工作”;德育處再次對學生進行心理排查,并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要求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有耐心、有愛心、有責任心,并在全校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防護工作。
惠州日報記者林奶花 通訊員黃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