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檔火火的綜藝來襲,《乘風破浪的姐姐》上線后刷新了不少女性的眼球,更不乏疑問:“怎么這些30+且已為人母的姐姐身材這么好?”而回看現實,這類女性卻是生完孩子后,胯變寬了,屁股變大,衣柜里的漂亮衣服穿上后不再美麗了。該怎么辦?
懷孕生娃
易引發各類骨盆傾斜
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護理師曾嘉璐介紹,骨盆是人體承上啟下的部位,也是身體重心所在,上接脊柱下連股骨,主要由髖骨、骶骨和尾骨圍成一個形似盆狀的結構。髖骨早期由髂骨、坐骨、恥骨逐漸融合成一個整體。在女性懷孕期間,為了讓胎兒順利分娩,身體會分泌松弛素,它會讓骨盆恥骨聯合、韌帶、肌肉都變得松弛,有助于分娩時順應嬰兒的出生。所以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孕晚期胎兒已經降入骨盆內,這時恥骨聯合已經產生變化。
曾嘉璐指出,隨著胎兒的長大,孕婦腰腹部變化巨大,身體承重力軸改變,連接骨盆的肌肉和韌帶增寬,產后肌肉和韌帶就會變得松弛,容易出現骶髂關節移位引發各類型的骨盆傾斜。常見為骨盆前傾位、骨盆側傾位和骨盆后傾位,不同的傾斜方式會帶來不同的體態表現,同時會出現不同的身體癥狀。生活中長期不良姿勢如翹二郎腿、背斜挎包、伏案工作,也會成為起因。臨床上可通過體態檢查、3D三維捕捉、手法進行輔助診斷分析。
暴力擠壓恢復骨盆不可行
據了解,女性在分娩后體內的松弛素仍然存在,骨盆仍保持在松弛狀態,身體會有有明顯的變化,如臀部扁平、彎腰駝背、腹肌松垮、步態異常等。在子宮復舊良好,無陰道流血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促進肌肉和韌帶恢復彈性?!暗桥栊迯褪且粋€自然的生理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操之過急?!痹舞刺嵝?,切勿相信通過暴力擠壓恢復骨盆的治療,稍有不慎出現骨盆錯位、韌帶挫傷等情況,就會難以處理。
產后修復需科學運動
十月孕育,寶寶終于出生了,伴隨著這種幸福,媽媽的憂愁也接踵而來--身材肥胖、體態變差。為了盡快回復身材,越來越多的產后媽媽加入減肥大軍。曾嘉璐卻表示,產后恢復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科學運動,循序漸進,以免給身體帶來傷害。科學合理的產后恢復該怎么做?曾嘉璐給出了恢復時間表。
產后第一周:恢復健康最重要,適當的活動,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產后第二周:下床活動,做做產褥操。產褥操可以鍛煉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惡露排出和子宮收縮。
產后第三周: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拉伸動作,可以鍛煉弱化了的腿部和腰部功能;飲食上注意葷素搭配。
產后第四周:保持飲食均衡,肉類要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瘦肉,熱量低、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水果不可少。
產后第六周:控制發胖,選擇可促進脂肪代謝的植物油,少糖;可進行散步、快走。返院進行產后復查,排除恢復異常的情況下,可視個人體能將運動計劃提上日程。逐步加大運動強度,普拉提、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
惠州日報記者黃婷
通訊員李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