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518617件,審結499186件,同比分別增長129.46%和135.42%……昨日上午,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朱可勝向大會作工作報告,總結回顧過去五年工作,對今后五年提出工作計劃。
根據報告,市中級人民法院力爭在兩到三年內使全市法院的整體工作進入全省法院前列,努力把惠州法院打造成為黨委放心、人民群眾滿意、司法水平卓越的新時代人民法院,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惠州、法治惠州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法治環境。
■服務發展
審結民商事案件22萬余件,解決訴訟標的額1502.99億元
當前,惠州正積極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惠州法院主動服務大局,用高質量司法服務有力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朱可勝介紹,過去五年,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518617件,審結499186件,同比分別增長129.46%和135.42%。在案件年均增長23.07%的情況下,司法質效穩步提升、司法水平逐步提高、司法改革卓有成效、司法隊伍奮勇爭先。
強化民商事審判是護航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朱可勝介紹,惠州法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積極發揮司法促發展、穩預期、保民生作用,服務擴大內需戰略,以更高水平服務惠州發展大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五年來,全市法院共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221981件,同比上升123.94%,解決訴訟標的額1502.99億元。
五年來,惠州法院牢記人民至上,及時回應群眾司法新期待,不斷增強群眾司法獲得感,以更實舉措保障民生福祉。朱可勝介紹,過去五年,全市法院依法審結危害公共安全、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電信網絡詐騙、酒駕醉駕、校園欺凌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各類犯罪9263件,審結涉及“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婚姻家庭等各類民生案件54243件。
同時,惠州法院還積極落實司法救助政策,為困難群眾減緩免交訴訟費3011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2068.21萬元。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出并完成惠民事項208項,有力解決了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改革提效
創新“雙庭速裁”模式,法官人均結案587.42件
一系列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惠州法院深化司法改革,不斷提升審判質效的努力。
近年來,惠州法院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圍繞“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要求,明確審判權責主體,制定審判權力清單,推進院庭領導辦案常態化,進一步健全和規范審判權力運行機制。
在深化訴訟制度改革中,惠州法院深入推進民事案件繁簡分流,創新“雙庭速裁”模式,不斷提高民事審判質效。同時,探索推進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實現刑事審判快慢分道。扎實推進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改革,發揮審判資源集中優勢,不斷提升行政審判專業化水平。2021年,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速裁團隊法官人均結案587.42件。
此外,還不斷推進“雙重領導”執行改革向縱深發展,在創新實施“統一立案、集約管理、分散實施”大執行模式基礎上,圍繞兩級法院執行業務的“人、案、事、財”進行深層次改革,執行效率大幅提升,個案執結平均用時縮短63天,改革經驗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
朱可勝介紹,今后五年,惠州法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總目標,緊扣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以強化隊伍建設、夯實基層基礎為支撐,推進審判執行、深化改革、司法為民實現新提升,推動全市法院整體工作再上新臺階,力爭在兩到三年內使惠州法院的整體工作進入全省法院前列,以更高起點、更高標準為我市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賀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