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林一家在閱讀書籍。博羅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家是一份責任,也是溫暖的港灣。家住博羅縣的盧建林和陳蓉一家過著平凡的生活,但夫妻同心,節儉持家,對孩子言傳身教,懂得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節約環保、與他人和睦相處。2022年,盧建林家庭被評為“惠州市文明家庭”。
言傳身教,兩個孩子有禮貌有愛心
盧建林出生在博羅縣橫河鎮上河村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靠做農活維持生計。2009年,盧建林進入橫河鎮西群小學擔任小學語文教師。2013年9月,盧建林和陳蓉結婚,育有兩個孩子:優優和悅悅。盧建林說,兩個孩子取名之意:攜手共建欣欣向蓉(榮)的美好家園,擁有優悅(越)的幸福生活。
對于孩子的教育,盧建林和陳蓉都認為,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子女有著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們夫妻二人不斷提升自己,先后在2019年、2020年取得家庭教育指導師稱號,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使孩子懂得誠實守信、尊老愛幼、與他人和睦相處。在他們細心、耐心、用心的教育下,優優和悅悅有禮貌、有愛心、乖巧懂事,在日常生活中見人都會主動問好,主動幫助小朋友,主動跟小朋友分享玩具和食物。
孝老愛親,全心全意照顧父母
談到婆媳關系,陳蓉說,全心全意對婆婆好,婆媳相互理解,有愛就是幸福密碼。
由于父母不習慣城市生活節奏,堅持住在鄉下,每周周三和周五中午,盧建林都會回老家看望老人,每周也會帶妻兒回老家探望老人。他們認為,千金難買老人樂,愛老人,就必須站在老人的立場考慮、理解、尊重并支持老人的想法。父母對小輩們也是關心備至,知道兒媳婦懷孕,便立馬養了30多只雞,給兒媳婦補身體;母親知道重慶遠嫁過來的兒媳婦喜歡吃辣椒,便自己種辣椒……
父母的好,夫妻二人看在眼里,感恩在心中。每次回老家,家里需要添置什么,陳蓉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兩個孩子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經常給爺爺奶奶按摩捶背,表演唱歌跳舞,飯后收拾碗筷、洗碗、掃地、洗衣服。
勤儉持家,節約環保成生活好習慣
擔任教師13年來,盧建林每天都提早出門去學校。他先后獲得博羅縣優秀教師、惠州市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優秀輔導員“旭日獎”、廣東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廣東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陳蓉從事成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工作11年,幫助惠州市約5000名上進青年圓了大學夢,幫助約1000名青年就業,為惠州市幼教行業推薦約500名優秀幼兒教師人才。夫妻二人一直恪守教育初心,傾心付出,一心為教育,一心為學生。
在日常生活中,盧建林夫妻二人還常教導孩子要勤儉持家、愛護環境,勤儉節約的意識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并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里的洗衣水總是用盆裝起來拖地或沖刷廁所;做好垃圾分類,紙皮罐子都拿到廢品店回收;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每年植樹節,都會帶孩子種樹;夫妻二人還帶動身邊親戚朋友養花種菜,豐富大家的業余生活。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夫妻只要共同努力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庭。”盧建林堅信幸福生活一定是奮斗出來的。家意味著共同抵御風雨,共同進步,不論大小,只要夫妻同心那就是最美的家。陳蓉也說:“我們夫妻并肩作戰,一起攜手前進,不管生活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兩個人擰成一股繩一直往前走,就會幸福。”
記者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