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1日明確“認房不認貸”后,惠州房地產市場又迎來重磅消息。9月22日,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惠州市自然資源局、惠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發布《關于印發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出臺13條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引導住房消費預期,為惠州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9月1日落地惠州的“認房不認貸”政策,讓眾多打算安家惠州的人們充滿了希望,大家普遍關心的是,該政策后續將如何實施?
《通知》強調,要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落實“認房不認貸”“階段性放寬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政策,更大程度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購房者合理融資需求。鼓勵在惠各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穩定居民消費預期。
備受職工家庭關注的公積金貸款,也有了利好消息。《通知》明確,生育二孩及以上的職工家庭購買首套自住住房且首次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度在《關于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的通告》(惠市公積金〔2023〕19號)規定的最高貸款額度基礎上上浮20%(即個人最高貸款額度為48萬元,夫妻雙方共同貸款最高額度為72萬元)。
記者了解到,《通知》并不局限于“刺激消費”,而是從整體著眼、多方入手,不僅從多個角度降低購房者入市門檻、優化房屋交易流程,也出臺多項措施為開發企業“減負”,包括優化預售資金監管、調整開發企業代繳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時間、支持非住宅商品房按市場行情進行定價、便利企業核算開發成本和報稅等。
著眼房地產市場未來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宜居需求等方面,也有了更積極措施。《通知》明確,將優化商辦類用地供應,合理安排商服用地供應規模和時序,把握好供地節奏。商業、辦公商品房庫存消化周期超過18個月的縣(區),應減少商業、辦公項目土地的供應規模,控制新增商住混合用地的商業用地比例。將強化市場監管,將房地產企業或個人違法違規行為納入行業誠信建設管理,同時推動房地產開發商由城市建設者向城市綜合運營者轉變,加強對房屋售后服務管理。
記者凌保康 通訊員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