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維權站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提高婦女兒童維權意識。
“‘12338’是我們聯絡的‘密碼’,您的合法權益,有我們守護!”惠州市婦女兒童維權服務站(仲愷站)(以下簡稱“仲愷維權站”)專職社工李彩青堅定地說。
據統計,自2023年3月仲愷維權站正式啟用以來,全年共接待來訪來電205宗,其中婚姻家庭糾紛案件167宗、個案服務61宗,開展反家暴、女職工權益保護等普法宣傳系列活動約80場次,覆蓋6000多人次。
搭機制
建立多部門聯動處置工作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您的訴求,我們愿意傾聽;您的困難,我們愿意幫助!”這是仲愷維權站對廣大婦女的承諾,更是堅定不移的實踐。
“她老公身體有輕微殘疾,沒有工作,家庭經濟負擔全壓在她身上。就這樣,她老公還家暴她,甚至以不讓女兒讀書要挾她接受種種不合理要求?!被貞浧鸪跻妱⑴浚ɑ┑那樾?,專職社工李彩青還滿是心疼。
詳細了解情況后,仲愷維權站將劉女士納入重點個案管理,聯動教育、司法、派出所、鎮(村)婦聯等單位,入戶調解5次,并分別召開鎮級和區級個案聯席會議,組建粵政易工作協調聯絡群,密切聯動,推動幫助劉女士解決孩子上學、夫妻矛盾、生活困難等問題。
仲愷高新區婦聯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聯動調處家庭矛盾,化解家庭糾紛,有效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發生,結合仲愷高新區實際,由仲愷高新區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牽頭,聯合該區9個單位出臺了《仲愷高新區家庭暴力案件處置工作聯動機制》及流程圖,推動家庭暴力案件處置工作由原來的各單位、各部門單獨處置到多部門聯合處置轉變。
在多部門的聯動推進下,當地派出所向劉女士丈夫開具了《家暴告誡書》,其丈夫承諾不再家暴。劉女士的丈夫在民政部門的指導下,通過了殘疾評定,獲得了相應補貼。而今,劉女士帶著女兒在外租房居住,母女倆狀態良好。
促聯動
與全區派出所合作,近半接訪案件來自派出所
體制、機制搭建起來了,怎樣讓更多的婦女群眾知曉仲愷維權站和“12338”服務熱線?
仲愷維權站主動走出去,深入社區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等人流集中地開展普法宣傳,在新媒體平臺發動線上宣傳,一年來累計開展普法宣傳系列活動約80場次,覆蓋6000多人次。
仲愷維權站與全區5個鎮(街)的派出所、學校、醫院等相關部門建立常態化聯系溝通渠道,派出所、學校、醫院、基層婦聯接到相關案件,隨時可以轉到仲愷維權站,為求助對象提供專業服務。
“近一半的案件都是從派出所轉過來的。”仲愷維權站站長楊林榮介紹,為更好地與仲愷高新區各相關單位形成服務聯動,仲愷維權站成立后便主動到仲愷高新區惠新派出所走訪,與該所達成合作共識:惠新派出所處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時,主動向求助人介紹、發放《接受專業社工輔導服務通知書》,并組建“反家暴社會服務聯絡微信群”,加強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特別是家庭暴力案件的多部門協調處置力度。2023年,仲愷維權站接受惠新派出所轉介案件50余宗,全部實現有效跟進及調處。
鑒于與惠新派出所合作的成功實踐,在仲愷高新區婦聯的帶領下,仲愷維權站與仲愷高新區公安分局積極對接,在全區8個派出所推行這一舉措。
“以前遇到家暴求助案件,派出所受人手精力,特別是專業性質等限制,常常作為家庭糾紛案件進行調處,難以為其提供更深入的服務,現在則可以由維權站社工牽頭服務?!畡傂詧谭ā由稀嵝苑铡戎Ч谩!比珖丶墐炐闳嗣窬?、曾任惠新派出所副所長的周究偉說。
強服務
整合多方資源,為61宗案件提供個案管理服務
“接訪案件中,我們為61宗案件提供了個案管理服務。”李彩青介紹,所謂個案管理,是由專業社會工作者評估服務對象及其家庭的需求,集情緒疏導、調解、心理輔導、家庭教育等多種服務項目為一體的個性綜合服務。比如對劉女士的個案管理服務,社工就詳細記錄了她的基本情況,對她的需求進行全面評估,聯動多方力量進行全程服務,并長期跟蹤服務成效。
與劉女士一樣,得到仲愷維權站個案管理服務的還有某小學學生小華(化名)。小華母親陳女士(化名)有過兩段婚姻,小華是她和第一任丈夫的孩子,因不堪二婚丈夫對母子倆的家暴,她帶著小華從老家逃離到惠州,獨自撫養小華。
陳女士早出晚歸,沒有時間管教小華,經常把小華一個人鎖在家里玩手機消遣時間,導致小華玩手機成癮,甚至為此經常曠課。陳女士恨鐵不成鋼,常常用暴力管教小華,導致母子關系惡劣。為逃離母親管教,小華多次離家出走在外流浪,為了生存還開始小偷小摸。
接到學校的情況反映后,仲愷維權站專職社工緊急介入,評估陳女士母子需求,進行長期跟蹤服務:小華不肯回家居住,又不符合救助站居住需求,維權站專職社工就把他帶回自己家暫住,耐心引導他體諒媽媽的難處,緩和母子關系。小華放學后無人照看,仲愷維權站就和學校、午托機構聯系,協調由學校為小華免費提供午休和午飯,由晚托機構為小華提供免費晚托。
更重要的是,仲愷維權站堅持為陳女士提供線上線下親子教育輔導,讓她意識到暴力教育的嚴重后果。
在仲愷維權站專職社工的幫助下,小華逐漸轉變了以前的不良行為。陳女士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再打孩子。
據悉,除了和相關單位、部門聯動,仲愷維權站還整合了社會資源,建立了一支多專業跨領域的專家志愿者服務團隊,其中包括心理咨詢師20人、執業律師18人、“護苗”專家志愿講師7人、家庭教育指導員7人,可以為服務對象提供心理咨詢、法律咨詢、家庭教育咨詢,并定期開展防性侵、防校園欺凌等知識宣傳,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記者林麗娟 通訊員林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