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敏老師正與學生溝通。
在充滿陽光的校園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如同嫩芽般需要細心呵護。近日,我們采訪了惠州市東坡學校心理老師林佳和惠東縣大嶺第二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林嘉敏,為同學們揭秘心理健康的小秘密,幫助大家更好地悅納自己,健康成長。
做好心理護航人
惠州市東坡學校心理老師林佳告訴我們,小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一年級新生入學難、高年級學生小升初的壓力、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以及親子關系。
?入學難題?可以求助大人
“小學中我遇到最多的就是一年級新生入學難,新學期開學時有幾個新生同時都有這種現象,在校門口又哭又鬧,不敢進來。”林佳老師說,一年級新生在入學時,由于幼兒園與小學環境的巨大差異,往往難以適應,表現出哭鬧、不愿上學等現象。這時,我們要告訴自己上學很重要,并努力在學校里找到快樂。同學們還可以尋找家長和老師的幫助,逐步緩解“怕上學”的情緒。
給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建議
建議家長態度堅決一點,和孩子說明上學的重要性。學校方面,建議班主任組織孩子們在體育課、休息時間多開展游戲活動,讓他們在學校中收獲快樂。
親子關系緊張?溝通是關鍵
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年級學生步入青春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渴望獨立,不希望家長過度干涉,親子關系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林佳老師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有個六年級學生想要買手機,他跟家長提出訴求并保證不影響學習,但家長以不平等的態度,毫無任何理由、粗暴地否定了孩子的想法,親子關系變得非常緊張。”對此,林佳老師建議該學生勇敢和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最后父母同意了他的要求,但也提出了手機主要用于上網課和聯系家長,要控制使用時間和上網內容。
給爸爸媽媽的建議
親子關系問題,大多都能通過雙方的積極溝通解決。建議家長不要過于壓制孩子的想法,要保護好他們的自我意識,遇到問題進行良性溝通,讓孩子能成為獨立、自信、有主見的人。
守護“心”健康
惠東縣大嶺第二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林嘉敏非常關注同學們的人際關系交往、抑郁、注意力缺陷、考試焦慮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
人際交往難題?團隊游戲來助力?
新學期入學前,林嘉敏老師總是格外關注學生們的情緒變化。她深知,重新回到校園,學生往往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在這個過程中,人際交往問題往往會成為困擾他們的首要難題。
林嘉敏老師還分享了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案例。有一次,一個學生因假期作業沒寫完,害怕被老師批評,不敢進教室。她耐心開導,最終打開了孩子的心扉。在班主任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這位學生克服了心理障礙,重新回到了教室的懷抱。
林老師強調,良好的支持系統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她在課堂上經常化身友誼的使者,通過團隊游戲、自我介紹和分享興趣愛好等方式,為學生們搭建了一個輕松愉快的交流平臺。她鼓勵學生理解并接納不同個性的同學,學會傾聽、尊重他人,并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給爸爸媽媽的建議
良好的支持系統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家長、朋友、同學都是孩子的重要支持力量。
?考試焦慮?深呼吸放松訓練來幫忙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孩子們的考試焦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然而,林嘉敏老師發現,仍有部分學生在考試時會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導致平時復習很好的內容在考試時卻寫不出來。這實際上是太看重考試的結果導致的。她教給我們一個小技巧:深呼吸、放松訓練。
給爸爸媽媽的建議
建立合理的家庭期望,與孩子一起制定復習計劃,給予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考試。
?特別關注:注意力缺陷與情緒問題
林嘉敏老師提醒我們,如果有些小朋友的注意力總是很難集中,或情緒很低落,甚至有自殘的行為,那家長們要趕快帶他們去看醫生哦。早發現、早干預是很重要的。學校老師也會一直關注每個學生的情緒變化,幫助他們遠離心理健康的陰影。
給爸爸媽媽的建議
要抽出時間多關心、陪伴孩子。
同學們,心理健康和我們的身體健康一樣重要。我們要學會悅納自己,勇敢面對心里的小問題!?
記者葉麗莎 藍斐菲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