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事童議”兒童觀察團走進市第一婦幼保健院,以“一米視角”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建言獻策。

我市堅持從兒童視角出發,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營造可感可及的兒童友好成長空間。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兒童正像這盎然走來的新年,代表著希望與未來。建設兒童友好城市,讓兒童擁有更多、更優質的成長空間,既是城市魅力、活力和創新力的生動呈現,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自奮力創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以來,我市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治理以及民生民意的點點滴滴,堅持從“1米高度”看城市,推動適兒化公共設施升級,打造“兒童友好”活動空間,拓展兒童參與城市管理、社區活動平臺,塑造“惠你成長,童創未來”的“兒童友好”之城,“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已從“理念”變為亮點紛呈的“實景”,一批批可知可感的“兒童友好”場景正在惠州大地徐徐展開。
凝聚爭創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全共識
今天的兒童,將是明天國家建設的接班人。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的重要舉措,也是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重要實踐。
國家層面歷來重視兒童成長與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到2035年全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超過50%,100個左右城市被命名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目前全國已有93個城市獲得了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試點名額,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節點樞紐、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員的惠州也須奮起直追。
從惠州發展本身來看,惠州創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內容。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已達到604.29萬人,18歲以下(不含18歲)兒童有152.78萬人、占比25.28%,高于全省(22.76%)。兒童生長生活的環境是否友好,直接影響著這一百多萬兒童及其家庭。
眼下,惠州正吹響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號角,而城市高質量發展,不僅是經濟社會各領域全方面的高質量發展,也包括了兒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關愛兒童就是關注未來、贏得未來,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彰顯的是制勝未來的戰略眼光,提升的是惠州發展的綜合實力,展示的是惠州城市的溫度與獨特氣質,也必將有利于惠州匯聚各類高端人才等資源,為打造廣東新增長極厚植環境支撐、產業支撐、人才支撐。
創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惠州勢在必行、志在必得——成為全市人民的上下共識。
奏響惠民之州創建兒童友好城市最響音
2024年,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46個成員單位鉚足勁把各項創建工作往實處推進,共同奏響惠州創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最響音。
惠州擁有深厚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著無數包括親子家庭在內的游客前來打卡。在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中,惠州市以“一米視角”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兒童親近自然首選地”這一地方特色定位,星級酒店和民宿不斷升級改進兒童設施,以親水營地、山林溫泉等推出特色親子服務,精心為兒童設計充滿趣味與寓教于樂的兒童友好旅游路線,打造兒童友好度假品牌,為粵港澳大灣區兒童構筑親近自然生態的成長空間。
惠州市堅持從兒童視角出發,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營造可感可及的兒童友好成長空間。成立市級“惠事童議”兒童觀察團,參與城市治理,提出適兒化建設意見;舉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讓少年兒童玩轉黑科技,點燃科技夢;結合兒童需求特點,推進公共服務設施、道路空間、公園綠地的適兒化改造。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美麗圩鎮”“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等城鄉重大專項建設中充分考慮兒童需求,打造一批兒童友好項目,并通過整合社區服務場地,因地制宜融入兒童友好元素,豐富兒童服務功能和服務載體,完善兒童“一刻鐘”生活圈。
惠州通過構建新時代兒童福利關愛服務新格局,在探索“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和“困境兒童心理關愛”等方面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我市落實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保障、教育保障,對全市范圍內困境兒童進行精準摸底排查,建檔率達到100%;全面建立起縱向到底的特殊群體未成年人救助網絡,成立了愛心媽媽聯動工作機制,招募愛心媽媽,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建立了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關愛制度、防輟勸學制度、心理疏導制度等;在全省率先開展困境兒童心理健康篩查,打造兒童心理健康服務平臺,設立了惠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指導中心,建立危機干預管理系統。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惠州既有惠東漁歌等多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是“客家僑都”,客家文化在惠州有著深厚的底蘊,惠州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堅持“非遺進校園”,打造更富惠州特色、更具惠州溫度的發展路徑。精心打造惠港澳臺僑特色服務合作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提供學習教育交流合作等豐富多元的服務項目。“惠你成長 童創未來”——2024粵港澳大灣區少兒藝術花會、“灣區寄藝 清風畫語”惠州親子繪畫大賽等多彩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少年兒童搭建交流展示平臺。
一樁樁一件件惠童實事工程的穩妥推進,進一步構建了兒童友好城市的立體圖景,讓兒童友好成為惠州城市發展“新名片”。
書寫國家兒童友好城市發展新篇章
“兒童友好”促城市美好,2025年我市將持續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往深里走,以兒童更好成長為目標,打造更多兒童友好空間,讓廣大兒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斷探索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惠州路徑”。
創建兒童友好醫院,堅持兒童優先和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從兒童視角出發,構建安全舒適多樣的空間環境,通過新建1家500床位的市兒童友好醫院、在市第一婦幼保健院新建一棟兒童健康大樓、在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成立兒童罕見病中心等,切實為兒童提供專業化、多樣化、體驗性人文關懷的服務。
開展兒童友好社區(鄉村)建設,鼓勵新建小區和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參與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增加社區兒童“微空間”,提供適齡兒童步行路徑和探索空間,營造更加兒童友好的社區公共生活。此外,加強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與社區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功能銜接,努力打造5分鐘“家門口”兒童友好核心圈。
拓展兒童人文參與空間,用“書香力量”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建設兒童友好圖書館,滿足不同年齡段兒童閱讀需求,并對市圖書館進行整體升級改造,對少兒圖書館進行裝修改造,建設愉快閱讀與趣味空間相結合的兒童友好圖書館。
建設兒童友好學校,為兒童生存和發展提供“理念友好、空間友好、成長環境友好、教育服務友好、課程實施友好”,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
此外,我市將持續因地制宜靈活推進兒童友好企業、街區、商圈、公園、實踐基地、科普場所、出行項目等各類兒童友好空間建設,為廣大兒童創造安全、綠色、快樂的成長空間環境,讓兒童友好成為惠州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識。
擘畫粵港澳大灣區兒童友好城市新藍圖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也為惠州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大力發展兒童友好事業,也帶動了兒童友好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以惠陽區為例,惠陽區兒童產業結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涉及的兒童用品種類齊全,涉及兒童產業的規上企業有28家,2024年實現工業產值超18億元。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能帶動教育、托育、健康等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新的供需增長點,助力傳統產業升級,增加城市吸引力。為此,惠城區正謀劃成立“惠城區兒童友好產業聯合會”助推兒童友好產業發展……當產業發展增添“兒童友好”動力,必將推動產業生態“增效提質”,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放眼未來,惠州將把“兒童友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前瞻謀劃發展好兒童友好產業,提升新質生產力,以“一米高度”托起城市未來發展,實現“兒童友好”與“城市發展”雙向奔赴,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兒童友好標桿城市。
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黎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