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婚禮現場。
風雨同舟攜手行,相親相愛共百年。5月18日,牽手團緣·青春偕進之“喜粵良緣 情定龍門”廣東青年集體婚禮(惠州場)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青年市集,在龍門縣龍華鎮長灘村舉行,70對新人在領導嘉賓和親友的見證中締結良緣,全體新人還同植幸福樹、品客家宴席、話灣區未來。
本次集體婚禮由團中央青年發展部指導,團省委主辦,團市委承辦,市青聯、市青年商會、團龍門縣委、市環兩山投資開發公司、中建五局粵東公司、大紅娘公司協辦,并得到了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和惠州分公司等社會各界大力支持。
傳承“中式浪漫”,許下“情定龍門”白首之約
龍華鎮長灘村是傳統村落活化利用項目所在地,正煥發著獨特的魅力。
當天下午,古色古香的長灘村圍屋廖公祠“喜”字高掛喜氣洋洋,70對新人在親友和現場嘉賓的見證與祝福中,伴著浪漫的曲調步入會場。新人們依次行金筆題寫“囍”字、共飲合巹酒等禮儀,體驗客家婚嫁風俗和傳統非遺工藝,品味龍門宴席,在掌聲和歡呼聲中許下“情定龍門”白首之約。活動特邀嘉賓為新人證婚,新婚夫婦代表深情發言,現場甜蜜氣息濃厚。
70對新人來自社會各界,既有堅守一線的消防戰士和醫護人員,也有扎根鄉土的創業青年。來自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隊龍城消防救援站的聶廣文攜著新娘田蜜的手幸福地說:“平時我的工作比較忙,今天我們來參加集體婚禮,和其他新人共同見證人生中的重要時刻,特別有意義。”“在我們客家人看來,結婚時下雨非常吉利,我的先生是一名消防員,我是一名護士,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我會守護好小家,也會支持我的先生,守護好大家。”新娘田蜜說。
“集體婚禮既有儀式感又有意義,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這種融合了客家傳統婚俗的婚禮很值得推廣。”來自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的新人楊一凡和賴振宇分享:“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因為愛情我們投身廣深兩地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成為大灣區建設者,也成為推動時代浪潮的浪花。”
有喜事來種樹,新人攜手種下“幸福林”
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是連接南昆山與羅浮山的重要紐帶,建成后將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這條公路的建設者當天也參加了婚禮。
“在特別的日子,特別的地方,能夠和愛人種下一棵屬于我們的樹,非常有意義。”來自海南的王大任是中建五局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項目技術經理,他和新娘是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后來到惠州工作,已在惠州安家,“這里是我工作的地方,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結婚儀式也在這里舉行,將給我們留下一個特別難忘的回憶。我將和愛人一起用最初的心,陪彼此走最遠的路,一起書寫人生幸福新篇章!”
為積極響應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有喜事 來種樹”倡議,本次集體婚禮設“‘植’子之手,共植‘囍樹’”環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新人們拿起鐵鍬培土、澆水、寫下愛情誓言并共同掛上許愿牌……一株株紫玉蘭迎風挺立,煥發出盎然生機,寓意忠貞不渝的愛。這片幸福林將會成為新人們永恒的記憶,也為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倡導文明簡約婚俗新風,攜手共迎美好未來
集體婚禮活動現場還設興鄉青年市集,匯聚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特色鄉貨、非遺工藝、鄉村咖啡及文創手作體驗等攤位,打造“情定龍門”甜蜜IP,琳瑯滿目的伴手禮與“囍”字相映成趣,將婚禮的喜慶氛圍蔓延至整個長灘村。
此次集體婚禮是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生動實踐,也是共青團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創新舉措。活動以集體婚禮的形式,融合傳統婚俗與現代文明,倡導文明簡約婚俗新風,助力打造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青年婚戀活動新IP,為引領區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是團市委第二年舉辦青年集體婚禮,通過舉辦集體婚禮,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婚戀觀,倡導文明進步的婚戀新風。近年來,團市委聚焦青年需求,積極迎合當代青年的興趣愛好,結合“520”“七夕”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聯動各方資源開展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的活動,為廣大單身青年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情感、締結友誼的平臺,一大批青年人才在惠州邂逅了愛情,收獲了愛情結晶。
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鄒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