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在進行調解。惠州知調委供圖
9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22條舉措聚焦五個方面,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部署要求,回應了民營經濟各類關切。其中,在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方面,明確要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近年來,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緊扣質量強市和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目標,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社會共治的原則,大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積極構建“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切實保護創新公平市場秩序,維護群眾、企業合法權益。
堅持依法嚴處
精心部署持續推進各類整治行動
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高質量發展,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依法對侵權假冒的市場主體、不法分子予以嚴厲打擊,才能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侵犯某注冊商標專用權涉嫌構成犯罪移送案”被評選為2022年度全國、全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
去年3月11日,仲愷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聯合公安機關對轄區內一處無名工廠進行檢查,現場查獲一批印有某注冊商標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成品、配件、包裝箱及生產機器,涉案貨值469萬余元。
經查實,當事人陳某某等人涉嫌存在生產侵犯他人注冊商標的產品的行為,貨值大、情節嚴重,仲愷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仲愷高新區公安分局經立案偵查,去年6月23日將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王某某抓獲歸案,二人對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今年2月9日,惠城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涉案人員陳某某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涉案人員王某某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兩名涉案人員對法院判決認罪認罰。
記者從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年來,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立足職責范圍,聚焦直接關系群眾企業切身利益的民生商品以及知識產權領域突出問題,緊盯互聯網、農村市場、集市商超、寄遞環節、進出口市場等重點區域環節,精心部署、持續推進各類整治行動,通過點穴式執法檢查,精準有力查處了一批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公安、農業、煙草、林業、版權、文旅、海關等行政執法部門共立案查處侵權假冒類案件6697宗,搗毀制假售假窩點約400個,通過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
“企業研發一個新產品、一項新技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如果一出來就被別人‘復制’,很不利于企業的創新發展。”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工程師蔡雁鴻說,政府依法嚴處侵權假冒行為,對做品牌并注重產品研發的企業來說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我們也可以更加大膽放心地投入研發。”
強化協同保護
構建多元保護格局,維護創新市場秩序
今年3月,A公司因B公司未經其許可制造、銷售的涉案產品侵犯其發明專利權,向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請求行政裁決,該局在現場勘驗后,將本案委托給惠州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惠州知調委”)進行調解。
惠州知調委主任譚映華介紹,起初,B公司的負責人對調解不太配合,覺得公司只是幫別人“貼牌加工”,不認為公司存在侵權行為。為此,調解員從普法開始,向B公司負責人詳細解釋相關的法律條文,讓他明白侵權違法行為所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最終,經過惠州知調委的調解,雙方達成和解協議,B公司按照協議支付了和解款,并對涉案產品進行了銷毀。案結事了后,A公司給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知調委送來寫有“維權衛士 執法先鋒”的牌匾,感謝他們維護了A公司的知識產權權益。
譚映華認為,通過行政裁決+人民調解的方式,只用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有效解決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中“維權成本高、維權周期長、執行難”的問題,體現了惠州市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與營商環境。
這也是惠州構建多元保護格局、完善多元調處機制的一個縮影。去年成功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惠州加快推進多元保護機制創新,出臺《關于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與仲裁對接機制的實施意見》《惠州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備忘錄》等文件,從信息共享、案件協辦、維權協作、會商研究等方面建立對接聯動機制,進一步推進行政司法協同保護。以去年為例,惠州知調委共參與238宗知識產權糾紛案件調解,成功調解58宗。
記者獲悉,惠州司法系統建立知識產權簡案快審機制,采取書面審理和門診室開庭等靈活審理方式,簡化裁判文書,大多數知識產權案件在立案兩個月內結案,切實提升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質效。推行知識產權行政案件、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通過集中審理解決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交叉問題,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
同時,惠州市將持續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積極推動侵權假冒領域信用信息核查和獎懲措施嵌入本市網上辦事大廳、政務辦公云平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建設工程招投標系統、金土工程系統、不動產登記管理系統等29個系統,將信用信息作為市場準入、行政許可、招標投標、資質管理、監督檢查、政策扶持、創優評先、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
提升保護效能
完善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事關企業創新發展、事關人民美好生活、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我市近年來取得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效果,但侵權假冒活動呈現信息化、網絡化特點,隱蔽性強,涉及面廣,監管難度日益加大,仍存在對跨領域、跨部門的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尚未形成高效打擊合力,侵權判定咨詢、糾紛調解和仲裁、司法鑒定等業務尚未充分融合,企業知識產權自主創造保護意識有待加強等情況。
接下來,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聚焦企業需求完善保護體系,維護公平創新秩序。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工作,加快出臺《惠州市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推進惠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籌建工作,進一步加大激勵創新力度,加強部門間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凝聚知識產權行政、司法保護合力。
聚焦執法效能,完善監管模式,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強化源頭治理、智慧監管、綜合治理、協同治理,加快推進惠州市智慧市場監管平臺建設,不斷提升監測發現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的能力水平,加快建立跨區域、跨部門執法辦案協作機制,推動完善線索通報、源頭追溯、協查協辦、聯合行動等制度,提高對跨區域、鏈條化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效能,全力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紀智敏 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