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們參觀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為更好深化網絡賦能效應,深入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11月27日,“灣區未來,才聚惠州”數字素養與直播技能培訓班在博羅縣泰美鎮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開班。博羅縣泰美鎮政府干部、各村委(社區)工作人員、相關企業員工約120人參加培訓。此次培訓旨在提高學員文旅融合發展的本領水平,拓展鄉村企業宣傳新思路,為深入推進博羅縣“百千萬工程”培育更多兼具高素質與數字媒體技術專長的新型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此次活動由博羅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主辦,泰美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人才驛站承辦。
培訓助力新農人技能升級
博羅縣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及應用講師、新華網新媒體運營培訓講師牛文軍擔任活動講師。他從如何促進信息傳播、如何增強交流互動、提高內容創新、擴大商業化應用等方面向學員講述相關知識和運用,以及利用新媒體為農文旅、企業產品展示以及品牌傳播賦能。
當天的授課引起了學員的熱烈反響,許多學員表示聽了課之后深受啟發。“對做農產品新媒體有了新的認識,現在我對平臺矩陣建設、個人IP打造以及農產品選品方面都有了更明確的方向。”來自泰美鎮車村村學員車文婷說,她和幾個聽課的小伙伴商量好,回去后就開始著手實施老師教授的新媒體運營方法。“我們村位于象頭山腳下,環境優美,牛老師在建立平臺矩陣、選擇短視頻拍攝內容、語言風格塑造、直播環境選擇等方面給出了建議,下來我準備嘗試拍攝視頻來推廣我們家鄉。”泰美鎮羅營村一位村委干部說。
隨后,大家還參觀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了解基地在打造服務大灣區的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所取得的經驗。
“鎮街點菜,驛站匹配”精準培訓人才
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以及其與人才思想的緊密結合,將在未來帶來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此次培訓以第三屆惠州人才周博羅專場活動為契機,是博羅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聚力提升本土人才技術能力,提升人才驛站三大品牌活動水平,將培訓課堂延伸到鎮村的一個縮影,為鄉村振興賦能。
據悉,博羅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不僅著眼于農文旅推廣主題,還采用“鎮街點菜,驛站匹配”模式,依據各鎮街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實際需求開展培訓,以此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契合市場與勞動者個人發展需要。通過培訓,著力培育出一批兼具文化素養、管理能力與創新思維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為博羅的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黃桃 通訊員楊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