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大年初三),惠州石化原油碼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1月31日(大年初三),在惠州大亞灣馬鞭洲島的惠州石化原油碼頭——一個坐落于海島之上的繁忙樞紐,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隨著“傳奇/LEGEND”外籍油輪慢慢靠泊在碼頭,惠州邊檢站執勤二隊的民警們迅速開展人證對照、證件查驗及船舶梯口監護工作。隨著各項靠泊手續的完成,惠州石化儲運部馬鞭洲碼頭和油庫的操作人員迅速進場,開始持續14小時的原油接卸作業。
落實聯檢手續、作業流程、船板商檢等一系列工作,開展船岸安全檢查、連接輸油臂法蘭、導通船岸工藝流程,前置工作確認無誤后,打開工藝閥門開始原油卸船,按照“邊卸邊倒”的接卸轉輸計劃將該船舶上的近10萬噸原油輸送到庫區原油罐和石化廠區……“無論是我還是大多數從事碼頭行業的朋友,春節期間都堅守在崗位上,以確保企業生產的持續平穩。”原油碼頭的操作工人劉小龍在完成一系列繁忙的工作后說,這已是他連續第三年在碼頭上過春節。而今,隨著這一天的忙碌告一段落,他終于迎來了期盼已久的休息日,計劃著回家親手為老婆孩子烹飪一頓美餐,全家人圍坐一起,享受團聚的時光。
在1月28日(除夕)至1月31日(大年初三)期間,惠州石化原油碼頭平均每天迎來一艘油輪靠泊。隨著外籍油輪“傳奇/LEGEND”的原油接卸作業展開,共計27萬噸的原油將直接輸送至廠區,用于保障后方2200萬噸/年原油設計加工裝置的日常生產作業。“原油碼頭及庫區的主要工作涵蓋了原油運輸船舶的靠離泊操作、原油接卸以及原油的轉輸作業,它是惠州石化原油加工的源頭進廠途徑,是所有裝置生產運行的開端。”該碼頭的負責人吳建蓓解釋說,今年春節期間,為了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碼頭有41名員工留守島上,他們分別負責生產運行、設備維護、消防安全以及安全保衛等工作。
過去一年,原油碼頭共有250多艘油輪完成靠離泊和卸船作業,惠州石化全年加工原油總量達2280萬噸,刷新了公司的原油加工歷史紀錄。其中,全年加工海洋原油1172萬噸,同比增長21%。“除了堅守崗位的工人,駐守在島上的邊檢民警和海關、海事等聯檢單位同樣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吳建蓓說,“得益于惠州邊檢站提供的靠前‘一站式’服務、海關的通關保障以及海事部門的進出港審批便利等,油輪的裝卸作業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船舶的停泊時長也因此縮短。這一舉措使得平均每艘外貿船能夠節省大約10萬元的滯期費用。”
“以往,船舶靠岸后,企業需要安排專人將船舶的相關證件送往邊檢站查驗前臺辦理手續,只有手續全部完成,作業才能開始。但現在,船舶一靠岸,我們便會立即上船辦理相關手續,同時,企業也可以同步辦理相關手續。”自2019年惠州邊檢站推行靠前“一站式”服務以來,該站執勤二隊的民警池江龍已連續3年在馬鞭洲島上過春節。他說:“以前是同事們輪流駐島,現在輪到我了,大家會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
記者黃旭新 通訊員湛小翠 練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