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二屆制造業職業技能大賽頒獎儀式日前舉行。經過2天激烈角逐,大賽共評選出48名“惠州市技術能手”,并頒發一等獎102個、二等獎59個、三等獎28個、優勝獎226個。依據相關規定,獲獎選手將獲得職業技能等級晉升。
大賽緊密貼合“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需求
作為惠州市第四屆人才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大賽以“惠州制造 技創未來”為主題,緊密貼合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需求,設置企業職工組、教師組、學生高級組、學生中級組四大組別,涵蓋23個競賽項目,覆蓋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新型儲能、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考核內容精準對接崗位需求、崗位能力要求與技能等級標準,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良性循環。
大賽首次在新能源與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設置專項賽,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賽事共吸引839名選手同臺競技,參賽企業81家、院校25所,較首屆分別增長76%和25%,展現了惠州技能人才培養的廣泛基礎和強大吸引力。
比賽中,眾多選手突破自我、刷新紀錄,充分展示了我市高技能人才的卓越實力。“通過比賽,我的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為未來職業道路奠定了堅實基礎。”首次參加市級賽事的惠州市技師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賴俊宏奪得CAD機械設計學生高級組第一名,他會更專注機械設計方向,精進軟件知識與機械專業能力。
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員工何正志從一名學徒逐步成長為200多人班組的負責人,此次成功斬獲企業職工組鉚工冠軍。“能與眾多優秀同行同臺競技,既開闊了視野,也增長了見識。”何正志坦言,自己技能的精進離不開企業完善的技工培養機制。“這次競賽不僅全面檢驗了我的技能水平,更幫我明確了清晰的后續改進方向。”
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10.38萬人
依據相關規定,獲獎選手將獲得多重激勵:學生中級組獲得一、二、三等獎選手頒發中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生高級組、教師組和職工組獲得一、二、三等獎的選手晉升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獲得優勝獎的選手晉升中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已取得該工種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并在本次競賽中獲“惠州市技術能手”稱號的選手可晉升為技師。
這些激勵政策既為獲獎選手搭建了職業晉升的“快車道”,也為惠州技能人才隊伍的擴容提質提供了有力支撐。據市人社局統計,截至今年9月,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10.38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為35.74%,形成完善的“金字塔型”人才結構。本屆大賽成功搭建了院校與企業協同參與、深度融合的交流平臺,有效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多家頭部企業現場與優秀選手達成錄用意向,將賽事成果直接轉化為人才選拔和輸送的通道,打通了產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當前,惠州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時期,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亟需一支具備先進技藝、創新思維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優化技能人才發展環境,讓技能人才在社會上有地位、待遇上有保障、發展上有空間,為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撐。
記者駱國紅 通訊員黃堅靈 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