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各種版本的“新冠藥品清單”在網上流傳,一些消費者在社交平臺曬出的搶購“成果”顯示,一人竟然囤積了幾人甚至幾十人的用藥量。與此同時,不少地區藥店出現不同程度供貨短缺。
為預防病毒侵害,提前備藥無可厚非,但非理性大規模購買,實在要不得。首先,盲目囤藥很容易造成浪費。不說買來的藥在有效期內未必用得上,就算能派上用場,也應按照一定劑量進行,否則會產生負面作用。幾口之家,備了可供幾十人使用的藥,就是徹頭徹尾的浪費。其次,容易造成市場供需失衡,導致一些真正需要用藥的人買不到藥——無節制搶購之所“得”,恰是他人之所“失”。
有備無患是生活智慧,變備為囤卻與“智慧”背道而馳,因為大規模囤貨容易危害社會民生。抗疫一盤棋,每個人的安全健康都重要。我們積極防護、以己度人,大家的安全健康得到更好保障,疫情的陰霾將會散得更快。
(凌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