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的天氣不僅“炎值爆表”,還時不時被暴雨夾擊……一到晚上,蚊子更是囂張肆虐,每晚都要上演一場“人蚊大戰(zhàn)”。每年6~10月是登革熱的高發(fā)流行季,惠州疾控提醒市民做好預防。
登革熱的傳染源主要為病人和隱形感染者,非人靈長類如黑猩猩、獼猴、長臂猿等,以及其他野生動物如蝙蝠等。登革熱患者在發(fā)病前的一天以及發(fā)病后的五天內傳染性是最強的。
伊蚊(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稱“花蚊子”,是登革熱的主要傳播媒介。值得一提的是,人和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播登革熱,也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登革熱典型癥狀為突發(fā)高熱,明顯疲乏;“三痛”(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jié)和骨骼痛);“三紅征”(面、頸、胸部潮紅);皮疹(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
登革熱尚無特效療法、上市疫苗,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因此,防蚊滅蚊是關鍵。
如果過去兩周曾在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qū)逗留,或自己生活的城市有登革熱發(fā)生,并且出現發(fā)熱、肌肉痛、皮疹等癥狀,請盡快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向醫(yī)生說明情況,避免延誤病情及造成進一步傳播。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惠疾控宣
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在我國比較少見。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jié)劇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登革熱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流行。
?。ㄖ锹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