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給患者把脈。記者肖泓 攝
多個市級醫院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各縣區醫院若干項目建設蹄疾步穩……醫療資源是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今年,我市將“推動醫療資源擴容提質”列入十件民生實事,加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為群眾提供更高品質、更加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足馬力
市級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擴容
走進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放療科,診療環境舒適整潔,2間直線加速器機房、1間模擬CT機房、1間后裝機機房及相關輔助用房全新開放,5套腫瘤檢查治療設備全新上線。
“作為今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推動醫療資源擴容提質’的重要內容,醫院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補短板項目建設。其中,腫瘤放療科近日正式開科,引進一批全球領先的高端設備,一支博士領銜的高級人才隊伍,讓腫瘤病人能夠足不出惠,就能享受到與國內高水平醫院一樣的醫療服務。”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袁霞說。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數據顯示,70%以上的腫瘤需要放療,40%的腫瘤通過放療可以治愈。市第一人民醫院精心打造腫瘤診療中心,開設腫瘤放療科,目前啟用了1臺直線加速器,屆時每天能為100名患者完成放療服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惠州在該領域醫療服務的缺口,免去患者遠赴異地就醫的奔波。
今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局立足實際優化布局,在醫療資源擴容升級上重點發力,多個市級醫院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確保民生實事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截至12月20日,市中心人民醫院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金山院區一期)已完成住院樓裙樓6層、醫技樓5層、門診樓4層主體結構封頂任務;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惠州市中醫醫院)東江新城院區二期建設項目預計近期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任務;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建設項目已按目標進度,完成機房改建裝修及腫瘤檢查治療設備購置;市第一婦幼保健院母嬰安全補短板項目,包括危重孕產婦重癥監護室、特需門診等建設和MR設備用房等改造及相應設備購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夯實基礎
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
居住在博羅縣麻陂鎮的小李因長期伏案工作及長期喝冷飲,出現頸項部疼痛伴右上肢麻痛、怕冷等不適癥狀,在當地醫療機構治療多次后仍癥狀反復。經人介紹到博羅縣第二人民醫院熱敏灸專科就診,醫生給予針刺+熱敏灸相結合連續治療5天后,其頸椎疾患未再復發。“不出縣區就能解決病痛,我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也感謝醫院推廣熱敏灸,惠及普通群眾。”小李說。
“為扎實辦好民生實事,醫院以熱敏灸特色專科建設為核心,融入中醫適宜技術,開展多形式中醫服務,群眾對中醫服務的滿意度及獲得感均明顯提高。”博羅縣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吳開鋒說。
據介紹,該院在市、縣衛生健康局的大力支持下,與江西中醫藥大學科研團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熱敏灸特色專科,推廣艾灸新模式。熱敏灸專科今年5月1日投入使用至今,已啟用門診部、病房共16間,治療床及住院病床共45張,中醫日診療量約200人/日,住院理療患者15人/日。
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醫療資源擴容提質,我市繼續推進縣(區)第二人民醫院基礎設施和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大大增強。
據悉,惠陽區第二人民醫院預計12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在加強已建成縣(區)第二人民醫院在學科等方面的建設,惠城區橫瀝鎮中心衛生院新院于今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優勢科目建設穩步提升;惠東縣第三人民醫院(惠東縣多祝鎮中心衛生院)康復專科已于6月投入使用,8月開始提供日間病房服務;博羅縣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今年1~11月就診人數達7.3萬人次,熱敏灸專科今年5~11月就診人數達6821人次;龍門縣永漢鎮中心衛生院與龍門縣總醫院完成內科、中醫康復科兩個專科聯合門診、共管病房建設,8月掛牌成立兩間名醫工作室,定期派出專家及團隊開展診療服務、帶教培訓、參與醫防協同等工作。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周鑫 王運廣 鄭海燕 王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