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康珠一家給醫護團隊送上錦旗。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手術后感覺如何?好好休息,很快就能出院了!有什么需要盡管和醫生護士說。”7月17日下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臟外科病房,副院長觀曉輝給病床上的藏族女孩送上果籃并致以親切的慰問。
躺在病床上的,正是來自西藏朗縣的8歲女孩白瑪康珠。不久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白瑪康珠與父母一道,在惠州援藏干部、市第一人民醫院科研教學部主任陳志輝和朗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白瑪曲扎的陪同下,跨越3000公里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手術非常成功。在經過醫保報銷、醫療補助以及募捐的愛心善款資助后,白瑪康珠此次就醫費用大大減少。
“感謝你們的關心,能在這里做手術非常幸運。”面對眾多前來探望孩子的醫院領導,白瑪康珠的父母特別感動,熱情向大家獻上寄托著美好祝愿的西藏哈達。
早在白瑪康珠一家到達惠州前,市第一人民醫院領導班子就已高度重視,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組建“朗縣心連心”工作群,在副院長張艷玲指導下扎實開展各項組織協調工作。到惠后,醫院“一站式”完成了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在生活上給予白瑪康珠一家貼心地幫助。
“孩子還要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沒什么大礙的話就可以出院了。”陳志輝表示。據他回憶,白瑪康珠是在一次健康篩查中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當時為了進一步確診及評估病情,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朗縣人民醫院兩地專家還進行遠程會診,經過研究,確認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室間隔缺損。
“孩子的室間隔缺損大小約5毫米。”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林明回憶,由于缺損部位靠近主動脈瓣,手術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最終,在心臟外科、心血管內科、麻醉科、超聲醫學科等多學科聯合診治下,團隊順利為白瑪康珠施行微創手術—全麻下經皮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手術。
白瑪康珠一家在惠州期間,白瑪曲扎全程陪同,為不懂漢語的白瑪康珠一家做“翻譯”。白瑪曲扎說,孩子的父母特別感謝惠州援藏干部及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團隊,短短的幾天,感受到惠州這座城市的友好。
據悉,這并非惠朗兩地“結對子”以來,第一例從朗縣“輸送”到惠州救治的病例。早在2023年12月,從朗縣來到惠州的先心病兒童卓瑪,就在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完成手術,在心臟病診療中心團隊的護佑下逐步康復。
相關鏈接
什么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胎兒心臟結構發育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的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是常見的出生缺陷。
先心病會有什么表現?
1.發育遲緩:先心病患兒往往發育遲緩,即使發育正常也表現出不同于正常兒童的臨床表現,如比較瘦弱、明顯營養不良。
2.經常感冒:先心病患兒,其多同時患有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肺水腫、肺淤血,以致其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發現小兒經常感冒且治愈較慢的時候,需警惕先心病的可能。
3.體力較差:嬰幼兒表現為吃奶時吸吮無力、喂奶困難或拒食、嗆咳,平時呼吸急促。年長的孩子易疲乏、活動耐力差,甚至心慌、心前區(心前區位于前胸和左側乳房的部位,沒有明確的界限)不適等。
4.暈厥:小兒暈厥原因多種多樣,但如果患兒出現暈厥,可能先心病已發展到一定程度。所以一旦患兒發生暈厥,應警惕和鑒別是否存在先心病。
5.紫紺:指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常見于口唇、指甲及四肢。哭鬧或活動后青紫更加明顯。如出現不易緩解的紫紺,需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先心病可能。
6.喜蹲踞:部分先心病患兒在活動中,經常需要蹲下片刻后再站起來。一段時間后又需要再次蹲下站起,反復此動作,造成家長誤以為孩子只是累了偷懶,而忽略了先心病的可能。
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王運廣 魏麗莉 程秋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