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市”人氣旺。記者周智聰 攝
市民體驗自然蜂療。
夕陽西沉,微風輕拂,伴隨著夜幕降臨,惠州西湖豐湖書院廣場熱鬧非凡,一群身穿白大褂的“攤主”又在“擺攤”給群眾送健康。
8月24日晚,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的“惠美好”文明實踐點亮“夜模式”——“健康夜市”活動如約而至,中醫義診、非遺特色療法、中醫藥膳、中醫傳統療法等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免費體驗。
市民體驗蜂療“感覺很棒”
活動現場,時不時冒出的“嗡嗡嗡”“哎呀”聲吸引不少人駐足。湊前一看,只見很多蜜蜂在一個個透明盒子里,然后一只只被取出為患者治療。原來,這是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蜂療。
市民葉杏妮拇指關節疼痛,腰也痛。醫務人員用鑷子從一個透明盒子里取出一只蜜蜂,對準她手上和腰部的穴位輕輕一點,蜜蜂尾部的蜇針就扎了進去。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蜂療。”葉杏妮說,上次女兒光顧“健康夜市”后,一直跟她說這個活動很好,所以她早早到場排隊,有幸體驗了蜂療,感覺很棒。
市民翟惠敏近兩月在用中藥調理疲勞綜合征,效果不錯。“今晚我體驗了獨特的蜂療,感覺很不錯。”翟惠敏說,之前因為腱鞘囊腫,腕關節時不時會痛,蜂療后感覺好多了,“希望多開展‘健康夜市’活動,讓我們上班族下班后方便來問診。”
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負責人、“南粵最美中醫”、自然蜂療非遺傳承人陳文濱介紹,自然蜂療主要是利用蜜蜂尾部蜇針,依據中醫理論循經取穴,蜇刺人體穴位,并實施不同手法和刺激量的針刺治療,能夠同時起到針、藥、灸三位一體效果。
“自然蜂療是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惠州首家擁有專業中醫蜂療技術的三級綜合甲等醫院,開創了惠州相關技術先河,截至目前已治療超4萬例患者。”陳文濱說。
當晚,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團隊及康復醫學科團隊為市民游客提供中醫義診、中醫藥膳、中醫傳統療法、中藥材科普、藥膳茶飲品嘗等服務,將傳統中醫藥文化融入文明實踐“夜模式”。
“感謝相關部門主辦這樣的活動,借助這個活動我們可以推廣中醫、科普中醫。”陳文濱說。
中醫傳統療法受青睞
活動現場,中醫傳統療法如小兒推拿、穴位貼、耳穴、正骨整脊、刮痧、拔罐等服務也受到市民青睞。
12歲的初中生小陳近兩年脖子酸痛,低頭時間稍長一點就感覺脖子很累。當晚,小陳和爸爸騎行20多分鐘來到現場體驗中醫傳統療法。
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中醫師鄧釗立仔細檢查后,發現小陳頸椎有點錯位,于是為他正骨。隨著“咔嚓”一聲,錯位的頸椎復位了,小陳臉上露出了笑容。“脖子輕松多了,醫生的態度也很好,會叮囑我注意一些事項。這樣的活動很好!”小陳說。
在中醫藥膳區,中醫科結合當下氣候特點,精心準備了藥膳及茶飲,包括健脾祛濕湯(參斛薏鴨湯)、減壓舒眠茶等,讓市民免費品嘗。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還提供常見藥材品質鑒別、貴重藥材鑒別等服務,受到市民歡迎。
“惠美好”文明實踐點亮“夜模式”——“健康夜市”活動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市衛生健康局、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豐湖書院協辦,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市健康文化協會承辦。
據悉,暑假期間,惠州宣傳文化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性推出、常態化開展黨建引領文明實踐“夜模式”活動,以支部為單位發揮黨員志愿者的力量,努力營造全社會向上向善、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助推惠州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
新聞科普
蜂療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做
蜂療在鼻炎、腺樣體肥大、耳鳴耳聾、風濕、類風濕、乳腺結節、頸肩腰腿疼痛、下肢動脈閉塞、戒毒康復等方面效果顯著。
需要注意的是,蜂療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當“蜂療師”。如果想嘗試蜂療,一定要找權威醫療機構專業的蜂療師。
蜂療可能出現不良反應,蜂針過敏時,輕者蜂針部位可能出現大片紅腫,伴有瘙癢、疼痛、水皰、色素沉著,淋巴結腫痛,重者可能全身發熱、手腳心發癢、心跳加快,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蜂針過敏的原因與個人體質、使用的蜂針數、肝臟代謝異常有關,高發于初次接受蜂療后的第3~5周。
溫馨提示
本月31日“健康夜市”再開市
本月31日晚,“健康夜市”將繼續開市。此外,暑假期間惠州西湖豐湖書院廣場每天晚上將常態化開設健康義診攤位,為市民群眾提供艾灸、推拿、三伏貼、中醫義診等服務。
記者周智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