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惠州“惠醫保2025”參保啟動會舉行,這也意味著“惠醫保2025”參保通道正式開啟。記者在啟動會上獲悉,2025年“惠醫保”除了延續往年“低保費、高保障,自付自費全覆蓋”等惠民特色以外,還進行了5大升級,全年最高可享受超290萬元的高額保障。
啟動四年累計參保人數超270萬人
“惠醫保”屬城市定制型商業健康保險,由市醫療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惠州分局3家單位聯合指導承辦。自2020年“惠醫保”啟動以來,“惠醫保”累計參保人數超270萬人,為惠州30.24萬人次報銷醫療費用2.44億元,整體減負達26.99%,自費超10萬元的參保人平均減負率達39.59%。此外,“惠醫保”還為24名罕見病患者減輕了1118萬元醫療費用負擔。
罕見病患者小文就是受益者之一。小文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2021年小文被診斷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DMD)”。這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引起的肌肉變性疾病,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緩慢進行性發展的肌肉萎縮、肌無力,部分類型還可累及心臟、骨骼系統,迄今為止DMD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
令人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國外一種治療DMD的新型化合物Vamorolone(溫和激素)批準上市。據悉,溫和激素相比傳統激素,可以大大減少一些副作用。今年5月,溫和激素落地海南,為國內DMD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
“溫和激素落地海南后,今年6月孩子便用上了這一款藥物。”張女士說,由于溫和激素屬于罕見病藥物,價格昂貴,是許多DMD患者及其家庭難以承受之重。幸運的是,惠醫保將這款藥物納入報銷范圍。“孩子使用這一款進口藥后,前后花費30多萬元,經惠州市基本醫保和惠醫保報銷后,報銷額達到27萬元。”張女士說,“惠醫保”大大減輕了個人醫療負擔。
惠州參保人陳先生2022年8月被確診為白血病,此后便是漫長的治療過程,累計花費80多萬元。好在經過造血干細胞移植后,他的身體在逐漸好轉。“醫保基金報銷45萬余元,個人仍需承擔35萬元,好在購買了‘惠醫保’,多報銷了25萬元,大大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陳先生表示,他已經開通了惠醫保的自動重新投保功能,以免錯過這么全面的保障。
“作為城市定制型商業健康保險,‘惠醫保’在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減輕參保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方面成效顯著,已然成為極具惠州特色的品牌民生項目。”惠州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指出,“惠醫保”不僅保障對象廣泛,保障范圍寬廣,同時將特殊群體納入保障,為罕見病提供附加保障,讓特殊的罕見病患病群體重燃追求健康的希望,探索出特殊群體醫療保障的“惠州方案”。
開通“自動重新投保功能”提高參保便捷度
啟動儀式上,多家企業單位簽署了參保意向書,為本單位員工補充一份保障的同時,共同推動“惠醫保”項目的實施,為市民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據介紹,“惠醫保2025”延續過往“低保費、高保額、廣覆蓋”的惠民特點,60周歲以下人群150元,60周歲以上人群200元,即可享受全年超290萬元的高額保障。只要是惠州市基本醫保參保人(包括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戶籍,也不論是否患病均可參保。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惠及更多的醫保參保人群,讓群眾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25年“惠醫保”在延續往年“低保費、高保障,自付自費全覆蓋”等惠民特色的基礎上,還進行了5大升級:一是新增首次住院津貼保障,讓更多參保人從中獲益;二是增加未成年人心理疾病保障,更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三是優化中醫藥“治未病”責任,擴大中醫門診保障范圍;四是優化特定疾病患者護理服務保障,響應參保人院中護理服務需求。五是優化醫用耗材保障,提高個人自負比例部分和自費部分保障(醫保政策外)的醫用耗材限額,從10萬元調整為20萬元。
為更加凸顯惠民屬性,“惠醫保”還依據參保群體的需求,持續提升“一站式結算”的便捷性,參保人可在惠州市內任何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免去了墊付藥費、跑腿報銷的麻煩;另外“惠醫保”優化參保激勵,實行“續保優待”,2024年、2025年連續兩年參保即可享受政策內保障起付線降至9000元,報銷額度更多,個人花費更少。目前,惠醫保已開通“自動重新投保功能”,提高了參保的便捷程度。
11月12日起,2025年“惠醫保”參保通道正式開啟,只要是惠州市基本醫保參保人均可通過“惠州惠醫保”“惠州醫保”“惠州普惠金融”官方微信公眾號或聯系聯合承辦機構服務人員為自己和家人辦理。繳費時間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保單統一在2025年1月1日生效,保障持續至2025年12月31日。
記者駱國紅 通訊員鄒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