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在學校食堂檢查。
“這些菜合胃口嗎?有哪些建議?”日前,在惠東縣平海中學,惠東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與學生一起就餐,聽取學生對飯菜的評價和意見建議。
這是惠東縣市場監管局落實“陽光陪餐”機制的縮影。為切實保障春季開學期間校園食品安全,營造安全放心的飲食環境,惠東縣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聚焦效能提升、模式創新、長效治理,統籌推進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力守護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推行“陽光陪餐”機制收集師生意見
春節后,惠東縣市場監管局統籌謀劃,抽調班子成員和各股室有關領導下沉基層市場監管所,通過局所聯動,打破層級壁壘,推動監管力量下沉。在局所聯動過程中,通過聯合執法、交叉檢查,實現監管范圍全域覆蓋、執法效能全面提升,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監管機制。
惠東縣市場監管局還聯合教育、衛健等部門開展“護苗行動”,圍繞食材采購、加工操作、食品留樣等關鍵環節,實施全鏈條監管,不留漏洞。同時,要求學校食堂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設備維護、庫存清理、人員健康管理等開展自查整改,將問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隱患清零。
為確保學生吃上放心餐,惠東縣市場監管局對學校食堂實施“從原料到餐桌”的全流程檢查:重點核驗食堂大宗食材供應商資質、檢測報告及進貨臺賬,確保食材可追溯,做到源頭把控;逐一檢查衛生環境、“防鼠、防蠅、防塵”設施、生熟分區、餐具消毒、留樣管理等環節,嚴控操作規范,做到全過程監督;測試“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構建“線上巡查+線下處置”的立體化監管網絡,線上監管人員通過系統實時鎖定后廚操作異常行為,線下執法人員立即前往解決問題,按照既定標準和流程,指導并監督校方整改,確保后廚透明化、監管實時化,做到終端保障。
惠東縣市場監管局積極推行“陽光陪餐”機制,采取“監管+體驗”等模式,落實領導干部陪餐制度,“零距離”收集師生意見,實現“閉環監管”與“人文關懷”雙效合一。此外,該局聯合第三方定期開展食品安全快檢保障活動,利用快速檢測技術對食材農藥殘留物等指標進行抽檢。同時,通過媒體發布檢查視頻、科普文章,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升師生及家長食品安全意識及維權意識,營造社會共治氛圍。
持續開展“校園餐”舉報獎勵
據介紹,春季開學以來,惠東縣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學校食堂實施“一校一檔”風險隱患動態監測、長效管控,針對檢查中發現的散裝食品標簽不規范、衛生死角等問題,現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時限及責任人,并通過“回頭看”檢查確保問題不再反彈,以“閉環管理”實現“動態清零”,全面排查消除風險隱患。
惠東縣市場監管局還定期組織學校食堂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員開展專題培訓,重點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提升主體責任意識與風險防控能力;將校園食品安全納入年度監管重點,實施“季度普查+隨機抽查”,推動監管常態化;以點帶面,同步延伸檢查范圍至托幼機構及校園周邊餐飲場所,消除監管盲區,鞏固監管成效。
校園食品安全關乎民生福祉,惠東縣市場監管局將根據上級部署,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持續開展“校園餐”舉報獎勵,鼓勵師生、家長直接參與監督反饋。同時,聯合媒體曝光典型案例,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震懾效應。通過社會共治,持續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為師生飲食安全保駕護航,全力打造社會認可、家長放心的“食安校園”。
記者賴金朗 通訊員呂佳桐 張佳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