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湖山輝映·惠冊情深”——腦血管疾病規范診療與病例研討學術沙龍在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人民醫院舉行。來自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黔西南州內神經醫學領域的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神經系統疾病的前沿知識與診療技術開展深入研討,推動區域神經系統疾病整體診療水平的提升,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千里“醫”線牽,共筑健康夢。自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以來,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惠州三院”)被中組部指定“組團式”幫扶冊亨縣人民醫院,惠城區與冊亨縣持續深化醫療協作。4年來,惠城區以“組團式”人才醫療幫扶為抓手,先后派出60名專業技術人員到冊亨縣,通過開展“傳幫帶”實施新技術、共建優勢學科,優化經營管理、送醫送藥下鄉等舉措,助推冊亨縣人民醫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更有“醫”靠。
開展新技術傳幫帶,提升冊亨診療水平
今年春節前夕,66歲的駱叔因長期飽受腦梗和反復頭暈的困擾到冊亨縣人民醫院就醫。醫院經多學科會診后,考慮與右側椎動脈開口重度狹窄有關,同時合并左側頸動脈重度狹窄,患者隨時有出現大面積腦梗死致死致殘的危險。
面對這一復雜病情,惠州三院“組團式”幫扶專家戴永武邀請惠州三院神經外科專家景英朝教授到冊亨指導手術,縣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團隊全力配合,順利完成了此次手術。術后,患者恢復情況良好。“以前走不動,半邊身子沒力氣,眼睛又花,腦殼又昏,做完手術整個人感覺好多了。”駱叔說,“感謝惠州的專家,讓我不用奔波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是冊亨首例頸動脈和椎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手術的過程也是示范教學的一部分,景英朝在手術中為當地醫生詳細講解手術步驟、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項。
“不僅要‘輸血’,更要幫助‘造血’。”惠州三院“組團式”醫療幫扶隊隊長,冊亨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溫一奇表示,幫扶團隊在開展新技術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還通過手術帶教、教學查房、病例討論等多種形式,著力為冊亨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幫扶團隊的蔡清紅老師來到我們科室后,不僅規范了診療流程,還手把手指導,幫助我們提升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冊亨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健說,如今科室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急危重癥的救治水平明顯提升,能更好地服務患者。
2021年以來,惠城區衛生健康系統派駐的冊亨縣專家人才覆蓋急診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婦產科、骨科、影像科及公共衛生等多個專業領域,他們將心臟臨時起搏器植入術等95項醫療新項目、新技術帶到冊亨,填補當地醫療領域空白,讓患者“大病不出縣”。
同時,依托在冊亨縣人民醫院設立的“博士名醫工作站”持續深入幫扶,邀請惠州三院李雪松、肖純、武明鑫等9個博士名醫團隊進站28次,實施高難度手術21例,通過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和“送出去、招進來”等方式,幫扶冊亨培養醫療人才。
冊亨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龔修濤介紹,4年來,惠城幫扶專家團隊幫帶培養骨干40名,冊亨縣人民醫院通過各渠道招聘90余名專技人員,選派58名骨干赴惠州進修學習,全縣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加強學科共建優化管理,助推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
學科建設是醫院提升醫療質量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支撐。惠城醫療幫扶團隊不僅為冊亨縣人民醫院帶來前沿醫療技術,還有先進的學科建設和醫院管理經驗,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日前,陳女士家屬將一面印有“救死扶傷 妙手回春”的錦旗送到冊亨縣人民醫院,感謝醫護人員的精湛醫術和精心救治。
半年前,37歲的陳女士意外從高處墜落,被緊急送到冊亨縣人民醫院,醫生診斷為“右側急性創傷性硬腦膜外血腫、腦疝形成”,情況危急。
時間就是生命!由醫院急診科、神經外科、ICU、麻醉科、放射科、檢驗科等多學科組成的創傷中心救治團隊迅速反應,緊急搶救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同時,神經外科立即開啟生命綠色通道緊急實施開顱手術,終于將陳女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今年3月,團隊又運用3D打印技術為陳女士完成顱骨修補。經后續康復治療,患者未留后遺癥。
急危重癥救治能力是醫院實力的重要體現。惠州三院幫扶專家薛帆來到冊亨縣人民醫院擔任急診科與ICU負責人后,通過引入超聲導向血流動力學監測等新技術、優化急診病房、規范五大中心流程等舉措,有效提升醫院救治水平。目前,醫院各中心建設成效明顯: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通過州級驗收,胸痛中心建成,創傷中心基本建成,卒中中心通過評審,為縣域急危重癥救治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4年來,惠城冊亨醫療協作成果豐碩:急診急救“五大中心”順利建成,整合成立神經醫學中心、骨科醫學中心和醫學影像中心等專科平臺,完成DSA介入中心、CCU病房等關鍵設施建設,創新設立運營管理部等現代管理部門,修訂醫院班子議事規則和薪酬管理制度等近30項,推動冊亨縣人民醫院實現從技術到管理的全面提升,構建起現代化縣級醫院新格局。
開展系列公益活動,惠及群眾1.4萬人
冊亨不少鄉村位于大山深處,一些有就醫需求的老百姓,不方便走出來,患病之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醫治。
“老百姓不方便出來,我們就送醫下鄉。”溫一奇說,幫扶團隊來到冊亨后,持續深入鄉村、社區、學校等開展健康冊亨系列公益活動,為群眾提供專家義診、免費檢查、發放藥品、健康宣教等服務,深受患者歡迎。
“我咳嗽好久了,一直都沒有好,醫生幫我們免費檢查,很耐心跟我講要怎么治療,提醒我吃清淡點。”冊亨縣納福街道紅旗村群眾王昌漏對義診醫生豎起大拇指,“醫生很好,很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
同時,惠城選派的醫療專家通過開展短中長期駐點幫扶,深入鄉鎮衛生院進行業務培訓,創新建立慢性病管理數據庫和創傷患者隨訪機制等,助力提升冊亨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此外,還有針對性地開展醫療救助公益活動。“近期,我們計劃邀請惠州三院博士團隊赴冊亨,為有關節置換需求的患者實施集中手術并提供醫療費用資助。”惠州三院幫扶專家宋健介紹。
2021年建立幫扶關系以來,惠城醫療幫扶團隊持續組織開展“腦有所醫”卒中宣教、骨科“健康行進校園”、婦產科“護苗行動”和“健康心”“健康行”“健康明”“健康聽”等活動,惠及群眾1.4萬人。為幫助冊亨經濟困難患者,惠城和冊亨成立“惠冊一家親”基金會,累計募捐105萬元,幫助118例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9例骨科關節類疾病患者恢復行走能力,5例聽力障礙患者重獲“新聲”。
記者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