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改造后的龍門中學初中部學生食堂里,燈光明亮、桌椅整潔,學生用餐更安全放心。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
“加強食品檢驗檢測,強化風險管理,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今年2月,龍門縣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票決通過了2025年十件民生實事,加強食品檢驗檢測、開展校園食品檢驗檢測作為十件民生實事中的一項,備受家長與社會關注。
今年以來,龍門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通過升級改造、嚴格監督、聯防聯控三項有力舉措,全力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實現校園食堂公益性和安全性雙升級。
投900余萬元對全縣公辦學校食堂標準化升級
學生一日三餐看似平常,卻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過去,龍門縣部分學校食堂存在破舊失修、設備短缺、環境不完善等問題。為徹底改善這一狀況,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龍門籌措902.82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全縣公辦學校食堂標準化升級改造工作,并督促民辦學校食堂對標改造。同時,縣財政將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從業人員工資、廚房水電氣費用等日常運營費用納入預算,確保學生交納的餐費100%用于食材采購。
目前全縣65所學校(幼兒園)食堂完成升級改造,天花板、地板、線路等基礎設施全面升級,“三防”設備和清洗消毒設備一應俱全,惠及全縣師生2萬多人。
近日,記者來到龍門縣龍門中學初中部的學生食堂,映入眼簾的是明亮的燈光、整潔的桌椅、重新裝修的墻壁、智能化的刷臉系統。經過仔細觀察,記者發現食堂的每一個角落都經過精心設計與改造,在操作區里,雙溫四門冷藏柜、電湯爐、大鍋灶及智能電蒸飯柜等新設備一應俱全。
“從上學期開始食堂就變得和之前很不一樣了。裝修后,食堂的環境比之前更好了,菜品樣式多了,菜量也多了,還從刷卡支付改為刷臉支付,很方便!”該校學生小陳對食堂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現在我們的廚房以及就餐區的環境煥然一新、舒適美觀。從上學期起我們學校的食堂采取自主經營模式,同時引進智慧食堂刷臉系統,讓家長隨時了解孩子的用餐情況。”龍門中學初中部黨支部書記、校長彭卓芳介紹,日常工作中,該校經常邀請家長到學校陪餐,認真聽取家長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提升校園餐的服務和質量,讓學生們吃得更好、更安全、更放心。
龍門縣龍華學校的學生飯堂也同樣迎來了新面貌,重新翻修的墻壁、新安裝的空調、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可口飯菜、統一的餐具、消毒碗柜、電動水龍頭等設備,處處體現著舒適、溫馨,為師生提供了更加優質的就餐體驗。
“飯堂升級后,更衛生、菜式更多,還裝了空調,吃飯特別舒服。”龍門縣龍華學校學生小陳的話語道出了眾多學生的心聲,也讓不少家長覺得放心。
兩周菜品不重樣,還有“心愿菜單”
除了硬件設施升級,在膳食保障方面,龍門縣也下足了功夫,依據學生成長需要和季節特點,統一制定中小學營養菜譜,每天每餐提供兩葷一素,保證菜品口味多樣、營養均衡,兩周內菜單不重樣,師生呼聲高的菜品還能加入“心愿菜單”。
上午10時,龍門中學初中部食堂后廚里,工作人員正嚴格遵循衛生標準,有條不紊地進行食材處理和烹飪工作。“我們使用的都是新鮮食材,采購驗收、索票索證、食材檢測,都通過層層把關,保證食品加工安全。食品要求上,嚴格按照學生餐出餐標準,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燒熟煮透,確保學生吃上健康、營養、美味的餐食。”彭卓芳介紹。
為確保校園食品安全,龍門縣構建起全方位的監督體系。縣教育局深入收集學生及家長意見,組建膳食家長監督委員會,邀請家長深度參與食材采購、驗收、制作、評價等各個環節,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學校食堂供應商、服務商選擇的重要參考。同時,全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系統,實現全縣學校100%覆蓋,做到數據互通、視頻共享、閉環管理,讓校園餐制作全程接受公眾監督。
與此同時,當地建立健全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機制,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及時消除食堂風險隱患,增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系統性和專業性,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火墻”。一方面,龍門縣教育局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對全縣所有學校飯堂及校園食材配送企業開展拉網式排查,深入學校飯堂操作間、企業庫房等地,仔細查看進貨查驗記錄、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餐具清洗消毒以及食品留樣等情況,發現問題將通報約談并督促其立行立改。
另一方面,龍門縣紀委監委推動成立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工作專班,縣教育局結合實際制定下發實施方案,并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明確各方責任,確保“校園餐”工作有序推進。
“飯堂現在環境衛生方面比較好了,菜品也有適當的增加,營養均衡,各方面搭配得都挺好的。食品采購方面足夠安全,孩子們吃得放心,家長也能安心。”家長監督員李女士滿意地說。
“校園餐”事關孩子身心健康,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龍門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鞏固專項行動整治成果,進一步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持續提升和改進全縣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水平,讓學生吃上安全餐、營養餐、美味餐,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守護師生美好“食”光。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黃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