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發燒了,40.2℃!”“我家的也發熱了,醫生說是皰疹性咽峽炎!”隨著季節轉換,兒童傳染病也陸續出現,家長們不免擔憂起來。
嶺南名醫、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張南山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自9月下旬以來,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在兒童群體中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她提醒家長和學校注意加強防護措施。
春秋兩季是高發期
日前,3歲多的小花發熱就診,醫生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過幾天,1歲多的弟弟也被傳染了?!拔覀兘洺S龅叫值芙忝孟嗬^感染的情況。我們也經常給家長和孩子科普防治知識?!睆埬仙秸f,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主要好發于2歲至5歲的幼兒群體,尤其是幼兒園兒童。
張南山介紹,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均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敖陂T診這類患者數量明顯增加?!睆埬仙奖硎?,雖然這些疾病全年都可能發生,但春秋兩季是傳統高發期。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屬于同一類疾病的不同表現形式。“當病毒主要侵襲咽喉部位時,表現為皰疹性咽峽炎;當手足部位出現皮疹皰疹時,則診斷為手足口病。有些患兒甚至會兩種癥狀同時出現?!?/p>
張南山解釋說,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可以說是“一對兄弟”,但癥狀分布部位不同。皰疹性咽峽炎主要表現為咽峽部(包括軟腭、懸雍垂、扁桃體等部位)出現皰疹或潰瘍,患兒常因咽部疼痛出現拒食、流口水等情況。
手足口病則是一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的兒童傳染病。除了口腔皰疹外,手、足、臀部等兩個以上部位會出現皮疹。
張南山強調:“雖然皰疹性咽峽炎一般不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并發癥,但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概率出現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并發癥,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有時可能危及生命。”
傳播途徑有三種
張南山特別強調這兩種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但也有部分患者經飛沫傳播。在急性期,尤其是伴有發熱癥狀時,傳染性最強?!?/p>
具體傳播途徑有三種。一是接觸傳播:接觸病人或通過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皰疹液污染的手、毛巾、食具等密切接觸傳播。二是糞口途徑:被患兒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經口感染。三是呼吸道傳播: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通過空氣飛沫、咳嗽、打噴嚏近距離傳播。
對于家庭防護,張南山建議:“如果家中有孩子患病,應盡可能將健康孩子與患病孩子隔離生活。如果條件不允許,至少要做到毛巾等個人用品分開使用,并加強手部衛生管理?!?/p>
張南山特別提醒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清洗。注意酒精對腸道病毒的滅活效果不佳,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環境消毒。”
對于患病兒童的護理,張南山強調需要警惕重癥信號,“若出現持續高熱39℃以上不退長達3日以上,發熱伴嗜睡、頭痛、嘔吐、驚厥,呼吸心率明顯增快、出冷汗、四肢涼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學校防控建議方面,張南山呼吁學校和教育機構提高警惕,嚴格落實每日晨檢,對兒童開展“體溫測量+癥狀觀察”雙重排查。除常規測量體溫外,重點觀察口腔是否出現皰疹、潰瘍,手、足、臀部是否有皮疹。
張南山還建議學校對患病兒童實行10天以上的隔離期,同時要加強環境消毒,定期對玩具、活動室、門把手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李燕 賀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