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志愿者上崗,倡導市民文明禮讓出行。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鄺彩紅 陳志源 攝
“您好!請站在停止線內等候紅綠燈”“請戴好安全頭盔,遵守交通規則”“7月1日前,電動車要上牌”……3月14日起,惠州“文明交通·社會實踐崗”及“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崗”在惠城區江北正式啟用,一批身穿黃馬甲的交通志愿者上崗,倡導文明禮讓出行,提升惠州文明城市形象。一個多月來,交通志愿者已勸導糾正不文明行為2000多宗,進一步增強了市民的安全文明出行意識。
每天24人次交通志愿者倡導文明禮讓出行
一個路口的文明,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的支持指導下,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市交通運輸局廣泛發動東江職業技術學校、機動車駕培協會、馬相華交通公益團隊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3月14日起,在惠城區云山西路/文昌一路路口、惠州大道/文昌一路路口設立“文明交通·社會實踐崗”,每天有24人次交通志愿者上崗,倡導市民文明禮讓出行。
在惠州大道/文昌一路路口(惠州大橋北),隨著路口紅燈亮起,一名駕駛員將電動車停在靠近斑馬線的路面上,一名交通志愿者發現后,立即上前將電動車引導至斑馬線內,并向車主派發了文明交通、疫情防控等宣傳資料。“電動車雖然不影響行人通行,但這種行為卻不太文明,希望通過我們的細心勸導,大家能夠規范停車秩序,安全文明出行。”交通志愿者李女士說。
據了解,“文明交通·社會實踐崗”志愿活動是惠州交警開啟志愿服務模式的新舉措,采取單位對接與主動認領的方式,結合惠州志愿服務、學生社會實踐崗、文明交通“五個一”進駕校等形式開展。在惠州交警的指導下,馬相華交通公益團隊與東江職校、駕培協會等機構結對。經培訓,交通志愿者在市區重點路口協助執勤交警開展行人過馬路文明勸導、電動車安全駕駛文明勸導以及派發文明交通、疫情防控等宣傳資料,不斷增強學生、駕校學員的交通安全意識。
“交通志愿者不僅倡導文明禮讓出行,遇到困難群眾,也會及時伸出援手。”志愿者馬相華介紹,“文明交通·社會實踐崗”交通志愿者主要是由駕校學員和普通學生組成,如果遇到車輛拋錨、交通事故等情況,志愿者們都會主動上前協助交警維護現場、指揮交通。目前已有900多人次交通志愿者勸導不文明行為2000多宗。
與交警一起開展“摩電”交通勸導活動
為規范市區“摩電”交通秩序,遏制“摩電”事故發生,積極營造平安、和諧、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交通志愿者們還積極參與“摩電”交通勸導活動,為平安順暢的道路交通環境出力。
4月3日,惠州交警聯合馬相華交通公益團隊在市區開展“人要戴盔·車要上牌”文明交通勸導志愿者服務活動,來自社會各界近60名交通志愿者參加。活動中,民警帶領交通志愿者分別在市區多個重要路口開展“摩電”違規行為勸導。此外,交通志愿者還與交警一起開展文明勸導進商場、進商鋪、進社區宣傳活動,向商鋪、行人、居民派發宣傳單張,講解“摩電”上牌相關注意事項。在交通志愿者的協助下,本次活動對違規電動車駕駛員進行了積極勸導,幫助電動車駕駛員深入了解電動車上牌的注意事項,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
文明交通共管、共建、共治、共享一直是惠州交警和交通志愿者努力的方向。接下來,我市將注重以文明交通的理念引領城市文明建設,充分發揮部門牽頭作用,持續發力推動,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厚植公益文明土壤,讓廣大志愿組織和參與者有尊重感、獲得感,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文明交通志愿活動品牌,讓惠州更有溫度,更加溫暖,更見溫情。
記者劉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