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連
“65歲以上老人、殘疾人免費乘坐”,頻頻在惠州出租車前的紅牌子上亮相,那正是惠州市新明暉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愛心車隊的一項公益業務。愛心車隊成立于2009年10月,發起人為“黨員示范崗”出租車駕駛員張思連。 更好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張思連今年53歲,早在加入出租車行業之初發現一個現象,“只要老人或殘疾人在路邊打車,很多司機往往會拒載,覺得他們上車沒多久就要下車”。張思連覺得這一做法很不合理,于是與老鄉聯合發起成立惠州第一支由出租車司機自發組成的“愛心車隊”,要求成員每日免費搭載一至兩名老人或殘疾人。 據統計,13年來張思連免費搭載老人、殘疾人、小孩上萬人次,免費金額超過5萬元;收到表揚電話、信件數百件次。他多年來立足崗位踐行雷鋒精神,在2020年3月入選第六批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在張思連的帶動之下,愛心車隊不斷壯大,到今天已經發展到33名成員。2013年開始,張思連每年都參加惠州市“愛心送考”服務活動。張思連學雷鋒的精神為其他司機作出了一個良好的文明示范,惠州市新明暉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在2019年成立志愿服務隊,支持更多的司機走上志愿服務之路。 “截至目前,新明暉公司已經涌現出17位‘惠州好人’。”惠州市新明暉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新明暉公司的司機能做到身正行端,這離不開張思連積極踐行雷鋒精神,更好地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持續深化崗位學雷鋒活動 “作為省級的崗位學雷鋒標兵,我更加感覺到踐行雷鋒精神的責任和動力。”張思連表示,除了堅持通過愛心車隊給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免費搭載服務,這兩年來他還把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哪怕車上載著乘客,看到路邊有困難需要幫助的路人,也會停車主動詢問。” 2021年的一天,張思連搭載一位乘客經過惠城區小金口街道的路上,只見一個人著急地揮手攔車。原來這位路人術后大出血,需要打車趕往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卻沒有見車愿意停下來。張思連優先把病人送往醫院后,再送乘客到目的地,最后又空車折回醫院,“看到病人已經安全就醫,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了。” 2022年10月,小金口街道采取疫情封控管制措施,需要招募一批出租車司機,將陽性患者與紅碼人員轉運到隔離酒店。張思連第一時間報名參加。負責轉運的司機,晚上需住在隔離酒店,不能回家與家人相聚。張思連堅持轉運長達一個月,當被乘客問起怕不怕被傳染時,張思連說,“如果大家都怕,就沒有人做事了,總需要有一些人站出來”。 近年來,在網約車業務的沖擊之下,很多出租車司機改行了,有人勸張思連也改行,他卻拒絕了。“如果我做其他行業,愛心車隊就少了一人,路邊的老人、殘疾人以及需要救助的人就少了一份幫助的力量。”張思連說,他將立足崗位,持續深化崗位學雷鋒活動,推動雷鋒精神融入惠州的每個角落。 文/圖 記者曾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