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江北金寶江畔花園小區臨時停車場車輛擺放有序。
家住市區橋東某小區的業主近年來發現,隨著私家車的增加,休閑廣場和綠化帶漸漸被侵占變成了“停車場”,還有業主貪圖方便在小區內的道路兩側停車。我市不少小區存在這種現象,居民多有煩言。 記者了解到,我市各有關單位部門正采取一系列舉措切實解決困擾居民的停車亂、停車難問題。 居民 “越界”停車安全隱患大 “這棟樓旁邊的草地上偶爾有電動車、小汽車亂停亂放,有一次我女兒在這里玩,差點被一輛車撞上,太危險了!”家住市區河南岸某老舊小區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亂停車不僅容易導致擁堵,還極易埋下安全隱患,部分小區曾發生過因亂停車導致救護車、消防車無法進入而影響救援的事件。 隨著市民停車需求的增加,一些老舊小區內的停車亂象愈演愈烈,業主和物管之間、小區鄰里之間糾紛不斷甚至對簿公堂。很多業主向物管反映未果后,便向城管、交警等部門反映,有的起訴至法院,而這個過程涉及業主簽字統一意見、維權取證、責任劃分等細節問題,一系列操作和程序讓維權道路曲折且漫長。 物業 沒有執法權難以有效治違停 “商戶門前的空地是大家的公共區域,但近水樓臺的商戶理所當然地認為那是自己的‘地盤’,經常在門前停放車輛或者擺放貨物?!蹦澄飿I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區的很多公共空間屬非市政管理區域,而物業公司沒有執法權,針對侵占公共空間停車等現象,主要以勸導等柔性方式為主。 記者發現,為遏制侵占公共空間行為,不少物業公司在重點區域設置隔離欄、立警示牌和張貼宣傳海報,但整體管理效果不佳。 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物業公司本應成為處理公共空間被侵占問題的直接責任方,但受各種因素影響,不少物業公司對這類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城管 重點整治小區車輛亂停放 今年2月,在市區文頭嶺旭日路,一輛汽車停放在公共綠地上,執法人員根據《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對車主的行為進行立案,處罰金額為3392元。今年以來,已有多起因占用綠地停車被處罰的案例。 為規范提升市區中心區停車秩序,市城管執法局在此前停車秩序整治的基礎上,繼續聯合多部門開展侵占城市公共空間亂停車專項整治。其中,“住宅小區車輛亂停放侵占小區公共空間,導致消防通道存在占用、堵塞、封閉或者其他妨礙安全疏散的行為”是集中整治的對象之一。 “小區內一些非市政管理區域存在的亂停車問題,曾處于監管模糊地帶,如今被列為整治重點之一。”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杜絕侵占小區公共空間行為,一方面是要強化和落實物業公司意識和責任,讓絕大部分侵占公共空間的糾紛在小區內解決;另一方面要暢通小區與社區、執法部門等基層治理主體之間的協作機制,營造共治共管氛圍。全市城管執法部門將把剛性執法與柔性宣傳相結合,守護“共有地盤”。 交投 在老舊小區建臨時停車場 記者從惠州交投智慧停車投資有限公司獲悉,為滿足老舊小區停車需求,公司積極配合城管、交警、街道等部門,對停車需求大、符合建筑退讓道路紅線修建臨時停車場的小區進行調研分析,建設停車場,規范小區周邊停車秩序。目前已完成金寶江畔花園臨時停車場建設,盛世華府、佳怡花園、國匯山花漫里等小區建筑退讓道路紅線區域公共臨時停車場建設正在推進中。 加強停車秩序管理、停車泊位“應劃盡劃”、推進文明停車志愿服務向社區延伸……惠州交投智慧停車投資有限公司緊扣文明城市創建要求,落實多部門協作機制,營造共治共管氛圍,切實解決困擾居民的停車亂、停車難問題,接下來還將在重點區域打造文明停車示范街區,營造“停車入庫、停車入格”文明新風尚。 文/圖 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