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能“賣電”,車主還能獲取收益……近日,一座即時到賬V2G充電站在仲愷高新區群益產業園試運行成功,標志著惠州實現V2G充放電一體化投運零的突破。
群益E區光儲充放微網超充示范項目是惠州首個集光伏發電、儲能、液冷超充、公共快充、V2G充放電等技術于一體的智慧微網項目,配備了2臺800KVA箱變、2臺液冷超級充電車位、2臺V2G充放電車位、20臺直流快充車位,共計24個車位以及215kWh儲能系統和1套66kWp光伏雨棚。項目由惠州仲愷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仲愷城發集團”)下屬公司惠州市數字仲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仲愷”)投資建設。
“相當于將電動汽車變成了一個‘移動充電寶’。”仲愷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V2G充電站中的V2G意為“汽車對電網”,從技術原理上來說,它屬于雙向逆變式充電技術,是一種新型能源系統,簡單來說就是電動汽車不僅可以從電網中獲取電能,還可以向場站、園區或者電網回饋多余的電能。
以一輛比亞迪漢為例,10分鐘放電0.670度,可獲得0.6元收益。使用這個系統時,電動汽車在谷時充電、峰時放電,車主可隨即獲取電價差額收益,實現“車—樁—網”三方共贏。該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用電側的經濟效益,還將對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起到積極助推作用,助力仲愷綠色交通體系建設。
除了V2G車位外,項目還包含了液冷超級充電車位和直流快充車位。其中,液冷超充最大輸出功率可達600kW,最大電流可達600A,最快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300+公里;直流快充,車輛平均充電功率達60kW/h,最大充電功率達120kW/h,可滿足市面大多數車輛充電需求。
此外,該項目的光伏可自發自用,余電存儲,光伏發電優先給充電樁用,有光伏余電時,儲存到儲能電池里,提高光伏綠電消納率;儲能則實現谷充峰放,在低谷電價時充電,在高峰電價時放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能源領域,仲愷城發集團將打好綠色能源、智慧停車、充電樁建設等智慧綜合能源“組合拳”,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城市運營新發展。
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楊博 李勝生